第98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像外交部長瓦廖尼斯這種昔日立陶宛&ldo;歐洲大西洋主義&rdo;的&ldo;大亨&rdo;,如今也列入了被懷疑者的名單,此外還有議會副主席皮基亞柳納斯、立陶宛共和國國家安全域性長波秋斯(他不久前才就任這個職務),也緊隨成功地把帕克薩斯總統&ldo;趕下臺&rdo;的勞林庫斯之後上了名單。據立陶宛新聞界公佈,僅1989年的克格勃名單上就有324個男子的姓名,其中波秋斯名列第218位;瓦廖尼斯居第289位。預計整個&ldo;克格勃後備幹部&rdo;的名單都將被公佈出來。為了認真調查立陶宛這一次又一次的醜聞,在勞動黨成員帕別金斯卡斯的領導下成立了臨時議會委員會。立陶宛共和國的&ldo;獵魔行動&rdo;開始了!
愛沙尼亞當局和拉脫維亞一樣,首先開始對居住在共和國中的俄羅斯人動手,不僅對他們的社團歧視,而且對為權利平等而鬥爭的俄羅斯公民聯合會的社會活動家進行迫害。為證明此事,我舉1992年1月塔林俄羅斯公民聯合會副會長奧列格?莫羅佐夫&ldo;案件&rdo;為例。
從出生起一直居住在愛沙尼亞的莫羅佐夫(他的三個孩子也都出生在塔林)拒絕承認愛沙尼亞當局有權根據1992年透過的法律而剝奪他的權利。為此,他和其他數萬人一樣,被宣佈為不合法的人。
1996年,安全警察人員穆魯來到&ldo;少先隊員&rdo;工廠幹部處,之後,莫羅佐夫就被解僱了。他被指控在強制遷出俄羅斯公民沙烏姆亞諾夫多子女家庭時反抗警察,這一刑事案件的審理工作從1996年一直繼續到1997年。一樁表面上的日常民事小案子,居然有好幾個政治警察的偵查員介入進行調查。莫羅佐夫後來被法庭宣告無罪,因為他只不過是保護了被警察毒打的少年。
從1997年到2000年,對莫羅佐夫又提出了一項新的刑事指控‐‐說他挑起政治紛爭,其表現就是莫羅佐夫在參加退休人員糾察線活動時,舉的牌子是&ldo;打倒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種族隔離&rdo;。這個案子又是由政治警察提出指控的。法庭再次宣告莫羅佐夫無罪。
國籍和移民局於1999年和2000年曾兩次向莫羅佐夫發出讓他從愛沙尼亞離境的正式命令。1999年 8月,根據國籍和移民局(&ldo;非法逗留&rdo;)的法令,並經行政法院判決,莫羅佐夫入獄20天。其間他一直以絕食表示抗議。過了一年,2000年7月,根據國籍和移民局的法令,行政法院又把他送進監獄蹲了5天。他再次以絕食抗爭。
在馬特維延科與愛沙尼亞總理拉爾會見前夕,我作為國家杜馬議員,向俄愛政府間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致信,請她向共和國領導人提出莫羅佐夫的問題。
下面是俄聯邦外交部副部長古薩羅夫給我的回信:
鑑於您向俄聯邦政府副總理馬特維延科提出關於塔林俄羅斯公民聯合會副主席莫羅佐夫被捕一事,現通報如下。
馬特維延科在同愛沙尼亞總理拉爾於今年7月4日聖彼得堡舉行的俄愛政府間經貿、科技、社會、人文、文化合作委員會兩主席會談框架內,鄭重地提出了莫羅佐夫的問題。她強調說,愛沙尼亞當局的官方行為,其中包括監禁這位俄羅斯公民的行為,帶有對俄羅斯不友善的色彩,對俄愛雙邊關係產生了不良影響。國家杜馬主席謝列茲尼奧夫、外交部長伊萬諾夫、政治和社會組織、我國的個別公民都曾多次致信為莫羅佐夫進行辯護,外交部也發表過盡人皆知的宣告。馬特維延科呼籲拉爾在決定莫羅佐夫的命運時,體現出友好的意願。
拉爾確認,在力爭使莫羅佐夫得到愛沙尼亞居民身份證的同時,愛沙尼亞當局還要履行現行的法律要求。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