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92年4月,立陶宛共和國政府透過決定,其中劃定了在國家機關擔任這種或那種職位所需掌握立陶宛語的三個級別。由於這個決定,實際上所有非主體民族都只能被迫放棄在國家機關的工作,原因就是他們的立陶宛語掌握得不夠好。
用主體民族語言教學的時間和質量、立陶宛語語法的複雜性(這是最古老的歐洲語言之一),使得在極短的限期內掌握它成為不可能。儘管這一決議首先涉及的是俄語公民,但國語委員會的領導人也不得不承認,即使是立陶宛人,也並非所有的人都能透過母語的高階別考試。
畢業於非立陶宛人學校的考生必須先透過立陶宛語面試,為此還要交納費用。只有經過這道手續,他們才有權把證件交到學校。這種行動,除了評價為按照民族特徵搞公開歧視外,不可能再有其他解釋。
1995年立陶宛頒布的國語法規定,任何反對國語地位的活動都是不允許的。為了監督這一法令的執行,建立了一個擁有極大特權的專門機關‐‐直屬議會的立陶宛共和國國語監察局。
俄語被徹底排除在官方公文應用和社會生活之外,在立陶宛共和國領土上開展活動的國家機關、商務機構及其他機構一律不得使用俄語。只有在日常生活和少數族群社團舉辦的活動中,才不禁止使用俄語。在立陶宛,對違法者要廣泛課以行政處罰,其方式為向相關領導人和負責人處以罰金。
對使用國語的硬性要求導致的後果是,甚至在俄羅斯學校,連各辦公室的標牌、直觀教具、教學檔案、教學日誌、學生日記,都一概要用立陶宛語書寫。此外,還必須以立陶宛的方式書寫學生姓名。這自然引起家長的憤慨。
在立陶宛允許用俄語教學的,實際上只限於普通中學。如想受到用俄語教學的高等教育,只能夠到師範大學的斯拉夫語文系,可那裡總共只有一個班,收納20個學生(僅僅 20個人啊!),而在其他高等院校根本不用俄語教學。
可以預見,在最近一段時間內,俄羅斯人的學齡前和適齡教育機構,以及文化性設施,數量將急劇縮減。在各級立法和行政機構受過教育的人和知識分子當中,將不會有俄語居民的代表。
在保障我國同胞的資訊空間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政府透過媒體提供的俄語資訊,極其貧乏而片面。該國電視臺用俄語播放的節目,只有每天一次的&ldo;新聞&rdo;(每次10‐15分鐘)。民族廣播電臺給俄語的廣播時間也只有一小時。
在立陶宛,白天只有國家廣播電臺‐‐&ldo;俄羅斯之聲&rdo;?‐‐一家播送節目。不錯,那些較比富有的人,擁有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的人,可以看到俄羅斯的所有主要電影片道。但基本的俄羅斯群眾卻很少能有人充分就業,即使能有活兒幹,也是輔助工作,因此他們對看這類節目連想也不敢想。
俄文報刊的出版也有類似情況。最容易讀到的便是《etyboc ptac》、《立陶宛信使報》、《述評》、《共和國報》等幾份週刊,但它們出版的數量不多。可是,第一,這些報導談的不是俄羅斯人在立陶宛的生活,而是用俄語講述立陶宛的生活;第二,整個材料最好的部分是&ldo;昨天的&rdo;俄羅斯報刊文摘。在報刊亭裡花費商業高價可以買得到個別的俄羅斯出版物,可是它們缺乏針對性和及時性。
由此觀之,立陶宛當局的政策從不考慮俄語居民在立陶宛居住的歷史條件,他們學習立陶宛語的困難,以及與此相關的社會和經濟困難。立陶宛當局實際上是在推行對這些居民的強制同化政策。
立陶宛政府檔案中隻字不提俄羅斯學校中俄羅斯文學課時急劇減少的狀況,在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