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天晚上,張先生一家四口在家裡吃火鍋,主料是來自內蒙古的羔羊肉,鋪料是蝦餃、燕餃、魚竹輪、蟹肉棒這類速凍品,當張先生的兒子咬開一隻&ldo;黃金蟹肉球&rdo;時,驚呼了起來,裡面不是蟹肉餡,包的是一團碎冰。之後,餐桌上的驚呼聲幾乎沒有停過,魚竹輪裹的是冰條,蝦餃裹的是冰渣,張太太吃到的一顆貢丸更是離奇,整個就是一顆圓溜溜的冰,顏色和普通的貢丸相似,一口咬下去,差一點把牙齒崩掉。
好好一頓火鍋變成了&ldo;冰塊宴&rdo;,張先生火冒三丈,連著幾聲國罵,打電話給《新聞午報》的爆料熱線,要求他們派人來看看。這些冰塊似乎很理解主人的心情,一直等到記者來,被數位相機拍下來,才慢慢化作一灘水。
不僅是張先生,李太太在超市裡買了一盒速凍芝麻湯圓,煮熟後品嘗,發現糯米裡麵包裹的竟是一塊黑不溜秋的冰;廖小姐早餐吃的是奶黃包,微波爐加熱以後,發現奶黃包變成了冰屑包……
奇怪的是,雖然有麵粉包裹,畢竟在沸水裡煮了那麼久,按理說這些冰早該融化了,但它們沒有絲毫融化的跡象,頑固地保持著各自的形態,直到被人發現。
&ldo;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rdo;接到了數起類似的投訴,將送來的包裝袋整理了一遍,發現這些用冰塊來攙假的食品居然出自同一家企業‐‐紅武食品。
在上海,龐大的速凍食品消費市場被龍鳳、桂冠、海霸王這幾家臺灣企業壟斷著。紅武食品是民營企業,為了與臺灣同行競爭,採取低價路線,在沃爾瑪、家樂福、易初蓮花、世紀聯華這些大賣場裡,擺放保鮮專櫃,營業員吆喝&ldo;買一送一&rdo;,總的來說銷售情況還不錯,尤其在節假日,但這一次,紅武食品居然做出這種蠢事,等於自抽耳光,把企業形象給毀了。媒體紛紛報導,銷售商集體退貨,網上還有人幸災樂禍地發帖子,建議紅武食品更名為&ldo;冰心食品&rdo;。
紅武食品的管理層豈能坐以待斃,一邊組織銷售商參觀生產流水線,以恢復他們的信心,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拿出了生產車間的投料記錄,再三強調,速凍食品的生產過程全部是機械化流水線,不可能出現這種狀況,即使有疏漏,出問題的就是一批產品,而不會是個別現象。一定是有人惡作劇,為了譁眾取寵,或者圖謀敲詐。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同行的陷害。
對這種解釋,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半信半疑。好在這裡是上海,人潮比灰塵還要多的超大城市,再轟動的新聞,頂多十天半個月就淹沒在更新的新聞裡了。很快,&ldo;冰心事件&rdo;就成了無人關注的舊聞,超市的銷售漸漸回暖,紅武食品的管理層鬆了一口氣。
暗中的調查仍然在進行,但沒有多大收穫。投料是電腦控制的,應該沒問題,生產和包裝都是流水線自動操作,工人只起到輔助作用,也不會有問題,唯一的可能(僅僅是可能),是某個工人對自己的薪水不滿,把預先做好的&ldo;冰心食品&rdo;帶到自動包裝的流水線上,進行調包。一盒淨含量110克十二粒裝的墨魚餃,盛在塑膠盒子裡,神不知鬼不覺換下其中一粒,乃舉手之勞,然後目送它們被流水線上吐出的塑膠紙封裝起來就可以了。
工廠撤換了兩名車間主管,炒掉五名工人,一時搞得人人自危。管理層又在車間裡安裝了最新的數碼監控系統,尤其對最後一個環節:自動包裝,多放置了兩臺攝像頭。
外面的風波逐漸平息,內部的調查也已經結束,一切恢復正常。然而,正應了那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又一件怪事發生了。
第2小節
四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長風公園的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