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73章 (第2/4頁)
秀木成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吉祥巷議事。”
……
今天是一旬一度的休沐日,聚集人還是很方便的,不過半個時辰,狄謙樊嶽等人就陸續趕得。
傅縉也不廢話,“今日,御書房傳出兩道旨意。”
一道京外,一道京內的。
京外一道,確切來說是其實針對西河王的。西河王陽奉陰違,明著是按旨意裁減國兵,暗地裡其實也就將其由明轉暗罷了。人數不少,趙氏商號都能察覺到端倪,何況是皇帝?
實際皇帝接到的密報還要更深入一些,自稅銀案拉攏失敗後,西河王再度尋藉口增召國兵,接裁兵聖旨後,他反而暗地裡加大動作。
皇帝驚怒,於是乎,限制西河王的動作進一步加大。這回直接限制了糧道,並嚴查並整改各地鐵礦,以及關內關外的產馬之地。
糧食鐵馬,可謂頭等軍需。而西河雖富饒,但它不產馬,鐵礦也沒多少。糧食吧,目前倒還充裕,只是這玩意多多益善,一旦動起來,消耗可不僅僅目前的量。
皇帝這回真下狠手了,不惜大範圍波及民間經濟,自傷八百也得遏制西河發展。
皇帝的打擊目標是西河王,但這波操作對寧王的殺傷力也是極大的。寧王有大志,暗地下的的操作和西河王大同小異,這麼一波無差別攻擊影響之大,不言自喻。
傅縉食指點了點長案:“加急傳訊,已經送出京。”
作為寧王的頭等心腹,他非常清楚寧王的糧鐵馬渠道。糧食現在有了楚玥的趙氏商號,是無妨礙的。但鐵和馬,幾個點都在北邊。
距離寧王本人要近許多,這事得立即傳訊回去,先讓寧王就近處理。
是對己方麻煩非常之大,但暫不用傅縉等駐京諸人操心,他們需要處理的,是第二道聖旨。
“陛下批覆彭賢和楊徵的奏摺,著劉鳴張禮原職聽用,戴罪立功。午時前,這二人自大理寺釋放,已回到各自府上。”
劉鳴張禮,就是先前被攻訐下獄候審的三皇子核心人物,而彭賢和楊徵,就是先前上折替二人說話的中立黨和保皇黨。
先前彭楊二人的摺子,皇帝留中不發,現在一口氣都批覆完了,而且乾脆利落,將人放回去。
這只是一個開始,御書房旨意一發,已焦頭爛額的三皇子立即嗅到機訊,他形容狼狽直奔皇宮,跪下請罪聲淚俱下,最後打動了皇帝,父子二人抱頭痛哭。
最後的最後,皇帝表示,兒子啊兒子,你確實犯錯了,但痛改前非還朕的好兒子,希望你洗心革面,他不願再痛失多一點血脈。
三皇子自然賭咒發誓,必要痛改前非,不再讓皇父失望。
皇帝這套組合拳打出來,宮內眾人目瞪口呆,傳訊者發報之時,據聞貴妃已匆匆趕往御書房去了。
傅縉將訊報遞下去,眾人迅速傳閱,他環視一圈:“諸位,有何看法?”
有何看法?
目瞪口呆的不僅僅是宮內一眾,在座諸人也是面面相覷,樊嶽抹了抹臉,“這,這……”
怪不得他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實在是皇帝這次作為太出人意料了,完全不符合他往日行事作風啊!
當今寵信貴妃已多年,為了這對母子,已經殺過一個親兒子了。靖王居長,是頭生兒子,要說昔年關注肯定是最高的,但也說殺就殺了,連兒帶孫根拔起,一乾二淨。
說什麼父子親情,怎麼信?
“事出反常即為妖。”
傅縉沉聲。
這點大家是贊同的,但這回,妖風自哪兒來?
樊嶽摸了摸下巴:“莫不是,貴妃失寵了?”
狄謙不同意:“毫無徵兆啊,且聖旨一發,貴妃就往御書房去了。”
這來勢洶洶的,顯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