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墨化之間,濃淡交融,筆觸宛然。眾人此時方知盧鴻適才所說以書法之畫地道理,立本等更是看得心神俱醉,不住點頭。
外廓既定,盧鴻便又起筆,略加皴擦。只見他用筆或順或逆,或正或側。時而重筆橫掃,筆道密集交錯,時而又幹筆輕擦,現出絲絲飛白。隨著其筆勢起落,石上現出層層折皺,紋理交錯,一塊玲瓏玉石躍然紙上。
得大局已定,盧鴻又重蘸濃墨,於石縫罅隙之間,加痕。本來濃淡相映地畫面上,幾點濃墨提神,更顯得精神百倍。
畫已完畢,竟然是一點顏色也未用,全以水墨寫就。就當眾人以為完工之時,盧鴻又換過一隻小一點的狼毫筆,蘸過濃墨,在畫面右上角空白處,以小草書題下一首五言八句詩來:
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墮石又何年?
有志歸完璞,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瀟灑作頑仙。
詩句題畢,又加了年號款識,這才取過出門時便已攜來的小小印盒,加過名號章,又在下角,印了一方壓角章。
盧鴻這才對眾人拱手說:“胡亂塗鴉,見笑了。”
此時褚行毅連忙上前,與家人一起將此畫懸掛起來。雖然尚未裝裱,但已見巨石玲瓏之姿,尤勝真石。畫面上筆墨淋漓,氣韻生動,筆墨變化之間,大有意趣。雖然以水墨寫就,只是墨色,未施顏彩,但由於使用的乃是生紙,其濃淡交融處,筆觸自然,變化多端,更顯得淡雅出塵。
尤其畫面上的題款以及印章,更是新奇。眾人初見,稍覺驚訝。此時懸掛起來再看,只覺得書畫印相互映襯,題詩又切合畫意,詩書畫印四者一體,當真是妙不可言。
唐時作畫,雖也有題款的,但只是簡單寫下名號,且一般都要隱藏在石隙、樹根等處,必要使款字不影響畫面整體,決不使之侵佔畫面。直到元代以後,文人畫形式漸漸成熟,才有了畫上題款的習慣。盧鴻此畫,便題了數行長款,使之成為畫面地一個重要部分,使詩文直接配合畫面,以加重其詩情畫意。
褚遂良先開言道:“盧公子此畫便如先前書法參以款識及印章一般,而更出其上。居然以生紙作畫,反覺筆墨之趣大增,變化莫測,渾如天成。詩以言畫,畫以明詩,書法又精彩絕倫,與畫面風格,隱隱相通。不施青綠,而純以水墨成卷,又以硃紅印章為押,當真是妙不可言啊!”
上官玥也點頭說:“畫以象形,詩以言志,書以明情,印以點睛。盧公子此圖集詩書畫印於一爐,可稱四絕。先時公子畫論,有此圖為鑑,天下再無人可以置一言了。”一行說著,美目流轉於畫面,更增明豔。旁邊的陸清羽面色灰敗,雖然開口欲言,終是未能出聲。
眾人交口稱讚,衡陽公主嘆了口氣說:“唉,見了盧公子此圖,反覺得那三十六萬種原石竟少了畫圖上的神韻,轉為尋常了。本待厚顏相求,只是褚大人既有此石,復持此卷,兩相輝映,可謂雙璧了。衡陽也不忍其相拆,只得閉口不言。只是今後若要求觀,褚大人可不要小氣不給看啊!”
眾人盡皆微笑,褚遂良得意非常,口中連連應承。
此時立本更上前一步道:“今日觀盧公子絕技,立本五體投地。不想盧公子年紀雖輕,見識便超人一等,手下更復神鬼莫測。立本魯鈍,但向來痴心畫藝,頗有懸樑刺股之志。願拜於公子門下奔走,只願能得朝夕點撥,便是終生之幸。還望盧公子成全。”說罷深施一禮,目光注視盧鴻,甚是懇切。
盧鴻並眾人一驚,立本朝中官居五品,畫藝更早有傳揚,今日竟然欲要拜在盧鴻門下習畫,對畫藝的這份痴迷,當真令人讚歎了。
盧鴻連忙上前,連道不敢。還未分開之時,褚行毅卻已然大急。先時他便有意從盧鴻習畫,待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