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4/4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冤殺,簡直就是我華夏的奇恥大辱!任何華夏子民都應該思考我們華夏到底出了何種問題,為何容不下這兩位頂天立地的蓋世英雄!學生不才,立志改變這個容不下英雄的制度!”
朱之瑜撫掌大笑:“典史之志,就是之瑜日夜所思,之瑜願唯典史馬首是瞻,為典史效微薄之力!”
說完,他雙手抱拳,鄭重的拜下去。林純鴻大驚,連忙扶住朱之瑜,道:“學生如何受得起先生如此大禮,先生能出來做事,乃萬民之福!”
朱之瑜道:“之瑜雲遊天下,偶思之,頗有心得,請為典史言天下之勢!”
林純鴻大喜,馬上從懷中掏出一份輿圖,展開遞與朱之瑜,說道:“先生不用客氣,學生洗耳恭聽。”
朱之瑜接過輿圖,首先指著遼東說道:“之瑜曾到過遼東,可憐可嘆遼地之民盡陷敵酋之手,自寧錦之戰後,戰線暫時穩定在寧錦一帶,哪想到建奴外接蒙古,繞過榆關劫掠京師周邊。好在孫經略大才,構築的寧錦防線相當穩固,雖不足進取,但謹守有餘,建奴暫時不足為患!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建奴勾結蒙古,有入侵大同之意,若大同不守,局勢將無法收拾!”
林純鴻點點頭,牢牢的記在心裡。
章節目錄 第六十一章 虎牙之對(一)
朱之瑜又指著東南沿海,說道:“鄭一官和劉香為禍多年,好在鄭一官目前被招安,實力蓋過劉香,劉香遲早會被鄭一官吞併。鄭一官目前獨霸一方,對朝廷也是聽調不聽宣。但即便鄭一官重舉反旗,也鬧不出多大風浪,八閩之地偏居一地,只需派遣一上將軍謹守,便可將閩地置於死地:閩地人多地少,糧草不繼,絕無可能對抗朝廷。鄭一官不足為患!”
這點林純鴻早就想到,心裡不由得嘆道: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八閩之地什麼時候鬧起過風浪?
朱之瑜又指著山西陝西之地,沉痛道:“大明真正的腹心之患在此!近聞河南孟津黃河決口,整個河南之地遍地饑荒,民無食,揭竿而起的可能性非常大。若讓陝西山西之賊寇進入河南,整個大明將面臨滅頂之災!山陝之賊寇對抗官軍多年,裡面更是夾雜了不少邊軍,作戰驍勇,朝廷應付起來越來越吃力。而河南乃大明腹心之地,一旦亂起來,將禍及湖廣、南直隸、山東和四川,那時的大明,將遍地是烽火,永無寧日!”
朱之瑜繼續道:“即便朝廷能順利剿滅賊寇,但驕兵悍將已成,大明的腹心之患仍然不能根除。之瑜觀之,遼東官兵便有此等趨勢,若在剿滅賊寇過程中,出一梟雄戰將,勢必為禍生民,為大明帶來無窮之禍!”
林純鴻對朱之瑜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當然知道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就是在進入河南之後,才真正發展壯大,直至最後推翻大明政權。而朱之瑜憑藉他的遠見卓識,不僅推斷出大明的命運,而且連左良玉這樣的梟雄都推斷出來了,可謂天縱之才!這樣的人才,朝廷居然不能用之,活該滅亡!
林純鴻拜道:“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學生現在想來,甚感慚愧,以前簡直就是閉著眼睛在走路!”
眾人哈哈大笑,就連張道涵和李崇德也大笑起來。本來他二人對林純鴻如此看重朱之瑜相當不滿,但朱之瑜丟擲天下大勢,二人不免覺得自慚形穢,心底也對朱之瑜佩服不已。
朱之瑜笑道:“典史謙虛了,到了百里洲,之瑜覺得典史滿肚子的陰謀,瞞著朝廷作那貳臣之事。但到了清江後,之瑜覺得典史所作所為盡為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