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希孟繼續道:“主公,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尤其是起兵造反,打地盤爭天下,這麼大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核心,沒有一個說了算的,我怕咱們也會落一個郭大帥的下場啊!”
這話絕對是語重心長,直擊要害。朱重八渾身一震,也不得不承認,張希孟講得有道理,只是現在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咱,咱沒有那個地位啊!”
嚴格來說,朱重八還是郭子興手下的九夫長。
當然了,他可以自稱大帥,甚至是自稱王爺,皇帝……愛叫什麼叫什麼,可問題是有多少人能承認你?
“主公,我以為這也不是問題。就算郭大帥給主公一個高高的官職,讓主公招兵買馬,也不過是藉助郭大帥的聲望,並不是主公自己的。依我之見,主公該爭取所有人的擁戴,讓大傢伙真心支援主公,到了那時候,什麼官職地位,也就無關緊要了。”
朱重八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道理是這樣,可,可咱要怎麼做?”
總算到了關鍵的地方,張希孟笑呵呵將一摞文稿遞給了朱重八,正是他撰寫的授田方略。
有關土地的事情,張希孟跟賈魯說過兩次,把老頭嚇得不輕。
但是這兩次談得還都是大方向的原則,具體怎麼落實,還沒有談。但是這一次的授田方略,就詳細太多了。
真正涉及到了落實這一塊。
首先來說,任何法令都要簡明直接,公平合理,方便執行……那些複雜無比的,鬼都不知道怎麼操作的,幾乎就是鼓勵大傢伙鑽法律的漏洞。
同樣的,如果不能區別對待,一刀切下去,那也是不能落地的。
均田均田,雖然講究平均,但是不可能全國耕田每人都一樣多,那是不現實的。
所以這個平均,限定在自然村的範疇。
這和後世的土地政策,也是相同的。
“在一個村子之內,土地平均分配給所有人,在這些土地當中,定一個口糧田的線……比如說臨淮鎮,這裡的土地畝產一石五到兩石,一個人一年口糧五石,就需要分三畝口糧田……村子所有人,都首先均分三畝田。這是不用納稅的份額。在三畝田之外,餘下來的土地,再進行平分,如果每個人還能得到兩畝,餘糧就是三到四石,根據每年的畝產,按照一成徵稅,如果餘糧超過十石,就徵收兩成,十石以上,按照三成徵稅!”
“如果村子裡有些地主大戶,他們確實沒有為非作歹,土地來源也算清白,那就需要在保證全村都分到口糧田之後,按照四成五徵收田賦!”
張希孟給朱重八解釋他的方略,老朱耐心聽著,當他講到這裡,老朱似乎有所領悟。
“先生,如果大戶還保留許多土地,他們就必須按照四成五來繳納田賦。可若是他們把田交出來,豈不是能少了許多田賦?”
張希孟一笑,“主公聖明,我們首先要保證普通的農戶可以生存,其次對那些一般的富戶要壓制,卻也要給一條活路,然後才能集中力量,消滅那些罪大惡極的豪強,給元廷當走狗的鷹犬奴才!”
朱重八盯著方略,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突然長長出了口氣,眼睛之中,多了自信的光彩。
張希孟的這套方略算是複雜嗎?
其實也不算複雜,元代的田賦也要區分官田,民田,按照土地的等級,還要分成上田、中田、下田。又因為有權貴寺廟,豪強富戶,種種減免逃稅,把稅制弄得混亂無比,往往吃虧的都是可憐巴巴的佃農。
這一點朱重八最清楚了,他們家從太爺爺開始,就租田度日,結果被沉重負擔逼得到處跑,最初在沛縣,隨後遷居句容,後來又遷居泗州。到了朱重八父親這一輩,才住在鳳陽,結果一場災下來,再也跑不動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