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伯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深刻的政治遠見,沒有豐富的辦事經驗,沒有周到的人情揣摩,設計不出這份看似簡單的範本。在為曾國荃度身訂作的奏摺學教材《鳴原堂論文》的序言中,曾國藩說點評奏摺的用意在於&ldo;兄弟相戒以免禍&rdo;,這個實用摺稿格式無疑就是&ldo;相戒以免禍&rdo;的最佳典範,而此前曾國荃因摺稿惹&ldo;禍&rdo;,則是這個範本得以出現的現實因素。兩個多月前,因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下稱總署)諮商英國兵船助攻南京一事,曾國荃就惹了個不大不小的禍,弄得自己灰頭灰臉,十分狼狽。
三、戰天京李泰國艦隊事件
這個禍是怎麼闖的呢?那就先得說說議政王奕訢辦的一件尷尬事。鹹豐十一年五月間,奕訢奏請購買英國軍艦用於&ldo;剿賊&rdo;,奉旨俞允,令湖廣、兩江、兩廣督撫妥籌 。那時候湘軍正在進攻安慶;而江、浙一片狼藉,亟需水師進駐,配合陸軍作戰。於是曾國藩復奏:&ldo;購買外洋船炮,為今日救時第一要務&rdo;;但是,他所謂的&ldo;要務&rdo;,卻不是說只要購買了外洋船炮,就能在軍事上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另外一層意思:&ldo;凡恃己之所有、誇人所無者,世之常情也;忽於所習見、震於所罕見者,亦世之常情也。輪船之速,洋炮之遠,在
英、法則誇其所獨有,在中華則震於所罕見。若能陸續購買,據為己物,在中華,則見慣而不驚;在英、法,亦漸失其所恃&rdo; ;對這些洋人&ldo;誇其所獨有&rdo;的&ldo;奇技淫巧&rdo;,他的態度是聊備一格,作個擺設而已。日久天長,積少成多,君臣國人&ldo;見慣而不驚&rdo;,洋人也就&ldo;漸失其所恃&rdo;。洋務派的&ldo;中體西用&rdo;,頗為後來全盤西化者詬病,曾國藩此時的態度則頑固到&ldo;用&rdo;一下也不情願,買來看看就夠了。
這種原則同意、骨子裡不以為然的態度,總署諸公自然看得出來,加之湘軍旋即克服安慶,軍情稍緩,於是,對購買船炮之事&ldo;悉心講求&rdo;,&ldo;遲之又久,未敢率行驟辦&rdo;。直到傳來太平軍欲購買美國軍艦的諜報,迫於軍備競爭的壓力,總署才重開外貿談判,簽訂購銷合同。合同定稿主要內容為:籌撥滬粵各地關稅,作為購船款,合同簽訂即預付一半,交驗後付清餘款。英艦駛至中國,由中國總兵官&ldo;總統&rdo;,兵弁從湖南、山東、滿洲招聘,酌情聘用一些外國(不限於英國)人作為舵手、炮手。合同從同治元年正月開始生效。二年四月,自稱&ldo;大清國唯一海軍大臣&rdo;的李泰國(horatio neln lay)抵達北京,為交接軍艦作準備。由於對建設清國海軍抱有過分的熱情,他的最新建議已經全盤否定了原訂合同除付款方式外的所有條款。他任命英國人阿思本(射rrard osborne)為艦隊&ldo;總統&rdo;,隨船帶來六百多名外國官兵,清一色的海龜,根本沒有放土鱉上船的意思。總署&ldo;不勝詫異&rdo;,迅即&ldo;嚴詞駁斥&rdo;,&ldo;相持幾至一月&rdo;。大清國外交部門的談判原則歷來講究&ldo;必也正名乎&rdo;,名正則言順、事順,六六大順。於是,幾經&ldo;折衝&rdo;、&ldo;曉喻&rdo;,&ldo;唯一海軍大臣&rdo;李泰國俯首聽命,同意設立一個&ldo;漢總統&rdo;,將阿思本降格為&ldo;幫總統&rdo;,二人&ldo;均聽所在用兵地方督撫節制調遣&rdo;,共赴國難,協剿金陵。原訂條款與此相悖者,盡行廢除。然則,一個技術裝置引進專案,轉瞬間變成了英國帶薪自願軍&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