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伯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臣自鹹豐二年奉旨辦團,初次摺內就奏明自行練勇一千,是臣所辦者乃官勇,非團丁也&rdo;。
就這麼瞞天過海的玩了一次文字遊戲,,&ldo;湘軍&rdo;的創意得到了聖諭批准,曾國藩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番了。
&ldo;各縣曾經訓練之鄉民&rdo;,指的就是羅澤南、王錱的湘鄉勇兵;在曾國藩的指導下,按照戚繼光的成法,這一千多個人分為中、左、右三營,分別由羅澤南、王錱和鄒壽璋統帶,號稱&ldo;湘勇&rdo;。這就是&ldo;湘軍&rdo;的昉始。不過,&ldo;湘勇&rdo;的&ldo;湘&rdo;,和&ldo;湘軍&rdo;的&ldo;湘&rdo;,還是有些微妙的區別,不可一概而論。前者的&ldo;湘&rdo;,實際是&ldo;湘鄉&rdo;的意思,因為當時,就有江忠源的&ldo;楚勇&rdo;(新寧)、塔齊布的&ldo;寶勇&rdo;(寶慶)、林源恩的&ldo;平勇&rdo;(平江)等名目;後者的&ldo;湘&rdo;,才代表&ldo;湖南&rdo;。
一、每聞春風之怒號則寸心欲碎起隙
回過頭再說王錱。
湘軍初起時,曾和羅、王之間,表面上是依靠鄉情、友誼,合作辦事的關係。實際上,三人之間,曾國藩才是無名有實的真&ldo;老闆&rdo;。這一千多人,最初以團練的名義糾集起來,到了長沙,卻成為一支新軍。新軍沒有名義上的&ldo;總統&rdo;,自然會造成管理紊亂。這支軍隊,作為地方最高長官的巡撫可以依法&ldo;飭派&rdo;,奉了欽命的前侍郎曾國藩可以酌需&ldo;札遣&rdo;
,羅、王自己也可以根據匪情緩急,自主行止,不受&ldo;遙制&rdo;。巡撫駱秉章關注的重點在於綠營,日常工作多是和本省提督協商,並未將主要精力用於管理湘軍;所以這支軍隊的日常訓練、餉需供應和調遣分派,實際操作都由曾、羅、王三人負責,三人之間倘若不能取得共識,就不可能協調一致,臨事有濟。由於具有多重身份,三人中必然以曾國藩為主,進行統籌:奉旨幫辦團練事務,是&ldo;差事&rdo;;丁憂在籍,是鄉紳;前侍郎的正二品官銜,則可以在和自巡撫以下的官場打交道時獲得尊重。出省以後,曾國藩經常慨嘆自己&ldo;不官不紳&rdo;的身份,導致辦事不順;建軍之初,卻正賴於這&ldo;不官不紳&rdo;的身份,免去了很多制度上的麻煩。法律規定,在籍官員不能干涉家鄉公務,他奉了旨,卻可以練兵、剿匪乃至查吏、辦捐;辦團經費,有官撥、捐輸兩種來源,諭旨規定&ldo;一切經費均歸紳耆掌管,不假吏胥之手&rdo; ,他身無實授官職,恰好可以&ldo;紳耆&rdo;的身份上省要錢,下鄉勸捐;民團和官府、官兵之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他仗著前侍郎正二品的威望,可以出面調和。這種關係可以總結為:羅、王沒有曾國藩的支援,建立不了新軍;曾國藩沒有羅、王的湘勇,卻可以另行招募,建立新軍。所以,他才是湘軍真正的領袖。
但是,隨著這種關係的建立,曾、王之間的衝突也與之俱來。這種衝突,在表面上表現為制度與戰術之爭。
鹹豐三年夏,江忠源助守南昌,兵力不夠,向湖南請援。羅澤南、江忠淑等人率湘鄉一千人、新寧(江忠源故鄉)二千人分兩路赴援。江忠淑初經戰陣,行軍不備偵探,在瑞州猝遇埋伏,全軍潰散。羅澤南所部雖然闖進城內,但是陣亡八十多人,其中包括其弟子謝邦翰等四人。這四個人是王錱的鄰居、同學,也是最要好的朋友,王錱聞訊大怒,&ldo;誓率湘中子弟慷慨興師&rdo;,&ldo;為諸人報仇雪恥&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