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它不是絕對的真理。其中牽涉至為複雜,因非主題,容俟異日另行討論,然主旨固不出此也。

唯識法相………習禪錄影

從佛開始,及其後世弟子之努力,歸納出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了心理、生理、哲學、邏輯各種精神觀察法,即唯識法相學。注意啊!何以要說唯識給你們聽,有大作用,尤其是有功夫有見地者,不能不瞭解,否則用功知見不會透徹;但未發明心地者,我並不贊成你馬上搞這一套,不然這種知見的束縛太厲害,困在知見上,來生都成問題。八識即心王,即般若所說的心,分為八部作用,然何以不說心而說識?禪宗叫人參話頭,要離心意識參,這個“識”是極難解釋的。前輩大菩薩分析:有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學佛應依心不依識,即不依妄想分別。這句話在文字語言上的解釋是夠了,但我們不應該就此滿意,現在應提出來問:何謂分別?何謂不分別?

現在分析給你們聽,普通經典說除精神因素外,生命中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楞嚴經》則說:地、水、火、風、空、見、覺七大所構成。

前面四大是生理,在宇宙說是物理;空是一大原素,它的作用非常大;見即所知、所見,當然也包括看見的見;覺指感覺、覺受。人身是七大所合成,非常科學。見、覺即是識,四大與空也都是唯識所變。例如我們打坐時感覺腿發麻,這是身識;同時還在唸著“我的腿發麻呀!”這是意識的知覺。識是什麼?是妄想性生滅性最強的;智是無生滅,不靠意識思維、感覺、見覺、知覺而來,是歷歷孤明存在的。換言之,以唯識言:心是王。將心作用分開言是八識。打坐用功者,功夫較好時,如以前五識中的眼識而言,眼睜開,意識未起分別,亦能知道,即眼識。如現在火車聲過來,並未意識有此觀念,但知此即是聲,這是耳識。如在夢中,獨影意識與耳識一結合,火車聲即誤為老虎聲。鼻、身識皆如此。如現在你頭上架著一把刀,上面有命令強制判決:三天三夜不準動,動一動就要你的命,這麼一來,你腿再發麻也不敢動,身識感覺不是沒有,根本是嚇得忘記了,意識堅強不去配合它了。在唯識學而言,凡是呈現在前的,謂之現量境。比量者,意識起分別之謂。前五識也有三性,即善、惡、無記之性。文光問意識有三性,當然有!但何以前五識還有善、惡、無記?譬如你現在,眼睛習慣性瞪得大大的,其實並不是生氣,但好像起嗔恨相,這是很微妙的,系根據意識習慣性引起的,是現量而非比量。又:前五識的善、惡、無記,乃與意識助伴作用而俱轉俱變。

“三性三量通三境”:依他起性,指心意識因現象物理界而引起作用;依他起慣了,即成遍計所執性,執蓍了,變成妄想煩惱。如在依他起時,最初現量境的覺照上,覺知一念空相,不形成遍計所執,即是圓成實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體此三識,在欲、色界的禪定境中,仍起作用。鼻舌兩識已不需要,只有在凡夫定中才用得著。如打坐入定者,氣息已伏,鼻識不起作用。舌識亦然,因舌不觸味了。欲色界任何定中,眼、耳、身三識都仍存在。身上還有暖,即身識。光明清淨現前,聲色圓融,即眼、耳識現量。暖、壽(命)、識三位一體,故勉強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這是很難解說得完全的。識存在,即與暖、壽相關。譬如眼睛挖去了,這部分即冷卻,眼根的壽命也去了,則眼識去了。現在眼睛角膜可以移植,甲的眼識可移至乙的眼識上,甲壽命可延伸到乙壽命上去。但並不是完全的移植,因為甲乙之阿賴耶識雖有相通作用,但仍有其不同點,同時必須其暖還保持,壽命才能保持。現在以科學物理方法冷凍之,保持其生命活力,暖與壽兩功能存在,即以之移至乙的眼上,故乙的眼睛還能起作用。因此一個人生命老了,自腿下冷起,冷卻至何部,生命即滅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相思舍利子

相思舍利子

鼕鼕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星辰訣

星辰訣

知恩報恩
遊戲 完結 328萬字
愛錯人?

愛錯人?

閻王
遊戲 完結 7萬字
重鑄清華

重鑄清華

竹水冷
遊戲 完結 487萬字
一言難盡

一言難盡

小秋
遊戲 完結 9萬字
奸商可奪心

奸商可奪心

漂亮格子
遊戲 完結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