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義三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一邊被攻破,義軍就要兵臨合肥城下了。聽說義軍的中路軍很厲害,有名的妖人“吉義”就在其中,盛旦連派使者去讓陶鐵柺所部開到六安縣去,擋住義軍,擋住吉義。
陶鐵柺雖然是武夫,卻也懂得作戰的道理,會看地圖。把地圖看了又看,尋思當前的戰局,確實應該守住六安縣。陶鐵柺遂在到達壽春之後,率部下船登陸,步行前往六安。
為何要下船步行?這就是洪水時節,水流遠比尋常時大,沿著潁河直下淮河容易,但要從淮河上溯淠河到六安去可就不容易了。不但水流不順,而且風向也不順,這個時節的風主要是南風,要南下就是逆風又逆水,艱難無比。就算讓兵士努力划槳,那麼去到六安之時也就累壞了,還怎麼作戰?被義軍趁機攻擊怎麼辦?
陶鐵柺雖然沒有文化,好歹身經百戰,知道許多行軍打仗的道理。這個時候就寧肯拋下船隻步行,也不肯枉費力氣逆水逆風南下六安。
沒想到的是,陶鐵柺所部正走在半路上,沿著淠河的東岸向六安行走,猛然間便發現一支船隊,順著淠河而下!
那船隊從上游往下游,從南往北,順風又順水,開得十分之快。陶鐵柺所部發現了,剛開始還以為是盛暮手下的船隊,但看來看去怎麼都不像是官軍的水師。官軍的水師,理應大張旗號,旗幟飄揚。這船隊完全沒有旗號,而且船身低矮、連船帆也扁平,遠看很不顯眼不易察覺,來到近處才容易發現。這奇奇怪怪的船隊,難道是義軍水師?義軍哪來的水師?
原來義軍翻越大別山之時,把南昌、九江等州縣會造船的工匠都排程過來,隨在大軍後面行進。其後一邊攻打霍山縣城,一邊就讓工匠在淠河上游造船。之所以悠著打縣城,其實是等著船造好,不急。打下霍山之後,又打六安,這時船總算造好了,義軍精兵強將遂乘船直下淠河。
官軍陶鐵柺所部向義軍船隊呼喊,義軍船隊並不理睬,只管加速前行,開得猶如箭一般快!
為何有這麼快?原來莫看義軍的船隊不顯眼,卻有三重動力。一是船工操帆。船工都是長江與鄱陽湖上的熟練船工出身。二是兵士划槳。每船兵士分成四隊,輪番划槳,半個時辰換一隊,兩隊白天輪換,兩隊夜裡輪換,沒必要划槳時就都休息。比如現在順風順水,本來已經夠快,沒必要划槳的,但為了更快透過官軍旁邊,義軍就划槳加速。三來還有妖怪幫忙!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吉義不用錢收買鬼怪,卻用前程說服妖怪,幫助義軍行船。在官軍看不見的水底下,有整整二千之眾的雷池水族團,在下面前拉後推,推拉著船走!還有一條小蛟龍,時不時幫忙推波湧浪!
如此順風順水又加上划槳和妖怪助力,義軍這船隊的這開船速度,可謂舉世無雙了。
陶鐵柺所部目瞪口呆,眼睜睜看著船隊飛速馳去,完全沒法阻攔。陶鐵柺自己也看見了,連聲呼喝也未得到回應,情知蹊蹺,忙派數十騎兵沿河追趕,看看船隊究竟是什麼船隊、要到哪裡去?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