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院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跟小姐妹們說了一聲,紀舒華便帶著丫鬟去和縣主辭行。
兩人上了馬車,車伕立刻趕著馬車往家趕。
紀清歌靠坐著車壁閉目假寐,一副拒絕溝通的樣子。
因為紀清歌也在車上,紀舒華也不好直接問青芝發生了什麼事,便也跟著閉目養神,實際上是在檢視事情的經過。
時間回到半個時辰前。
縣主讓大家自由觀賞莊子,紀舒華邀紀清歌跟她一起。
紀清歌則是理都不理轉身就往另一個方向走去。
紀舒華想著她可能不想跟著她們一起,有母親跟前的青芝看著,應該出不了問題,便由著她去了。
紀清歌帶著人來到桃園,五月時節,一個個碩大的粉色桃子掛在枝頭,看著便讓人心生歡喜。
紀清歌摘了一個嘗,覺得很好吃,便又摘了一個。
結果剛看好的果子,中間卻被人截胡了。
林韶容從另一個方向將果子摘了,兩人最開始都沒有看到彼此,摘果子的時候才發現有另外一隻手。
這原本是一件小事,大家各讓一步就行了,結果兩人都覺得那個果子好,兩人互不相讓,中間林韶容甚至說了幾句‘泥腿子’‘鄉下長大’這些戳紀清歌心窩子的話。
林韶容以為紀清歌在鄉下長大,突然回到京城,會怯懦、會自卑。
事實上剛好和她以為的相反。
紀清歌是這個世界的氣運之子,雖小時候家裡比較貧困,但她這個人很有野心,不會被所謂的自卑怯懦主導,在她眼裡,一切都可以作為向上爬的墊腳石。
以前看書的時候,紀舒華不明白紀清歌從小在農村長大,哪裡來的自信覺得自己一定能成為人上人。
後來她才知道,有一類人生來便受上天的眷顧,這類人可能出身微末,但他/她若是下定決心要做什麼事,便一定會成功。
紀清歌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她的自信來自於,不管多大的困難在她面前好似都變的容易了,如有神助。
兩人一番爭執,不出片刻便演變成了動手。
紀清歌從小在鄉下長大,見慣了鄉下婆子各種罵街,撒潑打滾,自然也學了幾分精髓。
林韶容的話文縐縐的,成語典故頻出,紀清歌才上了幾天學,怎麼可能是她的對手,便用了在鄉下學的潑婦吵架那一套。
話越說越難聽,終於在紀清歌有一次問候林韶容爹孃的時候,林韶容欲伸手扇她巴掌,兩人扭打在一起。
丫鬟們見兩個小姐打架,也嚇了一跳,立時便有丫鬟去主院請楠嘉縣主。
青芝是按照黎氏的要求跟著提點紀清歌,兩位小姐最開始發生口角的時候,她便勸紀清歌息事寧人,奈何紀清歌絲毫聽不進去。
對方父親官職也不低,青芝不敢造次,只得讓跟著一起的丫鬟去請紀舒華,哪知那丫鬟膽子很小,一直說自己不記路。
青芝只能交代她看好小姐,自己親自去請。
青芝走的時候,沒想到兩人能打起來,以為最多就是罵幾句。
等她將紀舒華請過去的時候,看到那場景,膽子都快嚇破了。
車伕將馬車趕的飛快,一行人只用了一個時辰便回到了紀府。
紀舒華先帶著人到黎氏的院子請罪。
黎氏看著紀清歌的樣子差點暈了過去。
待青芝交代了前因後果,黎氏也從紀舒華的心聲裡瞭解到青芝走後桃園裡發生的事,她只覺得眼前一陣陣暈眩。
“方嬤嬤,去開我的私庫,挑些禮物,本夫人親自帶著清歌去林府致歉。”
紀清歌看著黎氏一臉難看的樣子才後知後覺自己闖了怎樣的禍事。
她在鄉下長大,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