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頁 (第1/2頁)
幻新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況且,嶽雲認為,後世的明朝之所以要把首都從南京遷往běi精,便是信奉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賠款的信念,算是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了。自己總不能比明朝皇帝還不如吧。
當然,自己這方大臣們心中的擔憂他也可以理解。畢竟要放棄已經習慣的,在臨安的產業,去在他們心目中的苦寒之地燕京生活,肯定是不願意的。
就在岳雲為此有些憂慮,覺得難以說服本方大臣時,辛棄疾卻偷偷向他建議,認為這正是解決遼漢兩國合併後,官員重疊,難以安置的好機會。
&ldo;陛下完全可以宣佈:願意繼續作官的,就可以到燕京來當官,覺得燕京是苦寒之地,難以適應,歲數較大的官員,可以就在臨安生活,但朝廷依舊按先前&rdo;&rdo;的標準發給俸祿,允其退休。這樣一來,官員過多的問題就將減輕不少。&rdo;辛棄疾說道。
&ldo;棄疾,你這提議倒也是個解決辦法。不過,這樣一來,帝國新zhèngfu中官員豈不就大部分成了原遼國的官員了嗎?&rdo;嶽雲有些疑惑道。
&ldo;陛下,這也沒什麼?如果新zhèngfu中原遼國的官員居多,反而有助於消除他們的不安心理,因為不管怎麼說,帝國皇帝還是您啊!他們不是您的嫡系人員,哪怕有普速完陛下在,也擔心遭到排擠呢。而如果朝中原遼國大臣為多數,他們就會安心不少……其實,只要刑部、國防部、財政部、內政部等幾個關鍵的部,一把手在我們手中就行了。&rdo;辛棄疾建議道。
嶽雲聽聞之後,亦是微微點頭,他更進一步想到,由於江南一帶,士大夫的勢力很大,自己的許多改革措施也不敢施行下去,如今到了燕京,有大批遼國大臣的加入。由於他們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較淺,反而可能沒有江南文人那樣保守,ínzhu的程序說不定反而能推進得更快一些。
&ldo;好!那就這麼定了!正好我們也可以用在首都這個問題上的讓步,來換取遼方在其他問題上的退讓!&rdo;嶽雲一拍桌子,興奮道。
由於嶽雲的讓步,中華帝國的首都便確定在了燕京。
同時,嶽雲還同意,新帝國的第一任首相由遼國的丞相蕭斡裡刺擔任,但作為平衡,新zhèngfu內閣的刑部、情報部、內政部、科技部、財政部、文化教育部等六部的部長皆由漢國一方的大臣擔任,而國防部、外交部、監察部三部的大臣則由原遼國一方的大臣擔任。
第八百二十二章中華帝國的體制
雙方商定,第一屆內閣的任期為五年,五年後則按法定程式產生新的內閣,不再由皇帝和皇后指定。
由於嶽雲在首都和首相問題上的讓步,同時他又力陳實行君主立憲及議會內閣制的好處,並以漢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軍事力量的強大為明證,說服了大多數遼國大臣同意,以漢國的政治體制為新帝國的政治體制。
但作為交換,嶽雲同意將原遼國皇帝耶律大石的名字寫進中華帝國的宗廟,作為新帝國的太祖皇帝。
這對於遼國的大臣、士兵、百姓,以及耶律普速完來說,這是件關係自身尊嚴的無比重要之事。但在嶽雲看來,對於耶律大石的諡號及進宗廟的事件,卻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只是一個虛名。但這樣做,卻讓他迅速收攏了遼國大臣們的忠心,亦讓耶律普速完對他死心塌地了。
在確定了zhongyāng的官制及內閣成員之後,便輪到地方上的建制了。由於新帝國的領土十分廣闊,在兩國的官員們商量了很久之後,決定將帝國劃分為江南、幽燕、荊襄、嶺南、四川、陝西、山東、江淮、中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