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九世之仇 (第2/3頁)
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死的訊息後,留在海島上的五百壯士也舉劍自刎,沒有一個活下來,鮮血染紅了碧藍的大海。士為知己者死,這故事頗有戰國之風,光聽著,就能給人強烈衝擊。
按照第五霸的說法,他們的遠祖是田橫庶子,害怕被牽連,便由宗族隱瞞了身份,混在田廣後代裡西遷……
第五倫知道,這種遷徙幾百年後子孫的追述,就是筆糊塗賬,姑且當它是真的吧。
遂十分恭敬地朝田橫牌位作揖,把田橫當成“英雄祖先”,多講述這個悲壯的故事,甚至編成史詩,剛好能凝聚族人之心啊。
說到這第五倫想起件事來:“大父,我聽說,當今天子也是齊國田氏之後。”
那他和王莽豈不是……親戚?
第五霸笑容有些怪異:“十年前新室代漢,我也這麼想過。”
“為此還去向郡裡的太學生打聽。”
“而那太學生告訴我,新室天子的鼻祖,乃是楚漢時濟北王田安,由項羽所封。”
而田橫兄弟三人,則是響應陳勝吳廣的齊地首義者,自認為有大功勞。後來項羽主持分封,恨他們不去鉅鹿幫忙,遂將齊地一分為三。
田橫兄弟那暴脾氣哪能忍,於是就攻殺了田安這倒黴蛋,打響了反抗項羽的第一槍,吸引西楚霸王全部主力,然後順利讓西邊的老劉派韓信暗度陳倉撿了桃子……
這之後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只是誰也沒料到,田安的後代改氏為王,傳到王政君成為漢元帝皇后,遂飛黃騰達,一門出了五位大司馬、十個列侯。王莽承四父及元后之勢,傾覆了漢家擁有天下。
既然後代闊了,田安便被追封為“濟北愍王”,進入新朝宗廟祭祀。
這下皇室與第五氏的關係總算捋順了。
第五倫頓時明白,為何王莽代漢後大賞同姓,天下姚、媯、陳、田、王五氏都列為宗室,還封了好幾個侯,臨渠鄉第一到第八卻沒份,原來還有這過節!
好傢伙,第五倫直接好傢伙。
“還認啥親戚啊,王莽沒秋後算賬,按照春秋公羊傳復我家個‘九世之仇’就不錯了!”
……
祠堂修好後,第五倫帶著里民們,在里社、祠堂背後搭了個寬敞的臺子,眾人也不知這是作何用,第五倫只道等秋社時,要用來“娛神”。
又讓人在空地上安了許多個木頭墩子,一共三排十二個,當然不是為了讓人看戲站上頭,等鋪上讓人跪坐的麥稈墊子,木墩上灑層沙子放根木棍,就能變成一個簡陋小課堂,搞發展也不能忘教育啊。
大樟樹的另一面也有工程,搭起了一個尖頂屋子,一看就知道是糧倉,但小郎君也沒說究竟要用來幹嘛。
而里社邊緣的窪地,則是裡中的大糞坑,不論人畜糞便都集中在此。第五倫令人在糞坑左右各建了間通風的廁所,男女分開,還告訴眾人,可以沒頂,但必須有牆。
活雖然挺多,但里民在秋耕種宿麥時得了大宗恩惠,得以借牛、鐵犁,如今第五倫召喚,帶著還人情的心思,便全員上陣,夯土、造坯、燒瓦,眾人拾柴,進度倒挺快的。
糧食全部由大宗提供,煮的是黃橙橙的幹粟飯而非稀粥,保證眾人不餓著肚子幹活。
管糧食的第五格卻急了:“小郎君,日子不是這麼過的!”
他指著有幾個狼吞虎嚥的傢伙道:“彼輩幹活時磨蹭偷懶,吃飯時卻奮勇爭先,添了一碗又一碗,若讓所有人放開吃,家裡餘糧真要被吃完了!”
第五格作為管家,最是摳門,見小郎君如此敗家,心裡那個急啊。只想著若是第五倫不辭孝悌之職,一年還能有好幾匹帛的進賬,這下可好!啥都沒了,坐吃山空!
他不由看向老家主,希望第五霸拿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