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一次和外星文明通訊,載入歷史 (第1/4頁)
碳烤竹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76章 第一次和外星文明通訊,載入歷史
駱尋和張小斌兩人出去之後。
陳易再次拿出林倩的個人資料,仔細翻看了一下。
20歲的年齡,正是青春年華,風華正茂的時候。
雖然有些思維和想法還有些稚嫩天真。
但天賦和能力很不錯,思維也比較敏銳。
磨礪一番,成為翼飛在太空時代的核心人員,問題應該不大。
“你說透過宇宙公共密碼和目標建立聯絡,再透過目標回覆的資訊分析對方的生命形態,說一下你具體的思路。”
陳易雙手合上資料。
目光看向坐在不遠處的林倩,問起這次問題的關鍵。
宇宙公共密碼,這個東西,陳易知道是什麼。
簡單點形容。
那就是所有文明,所有生命,都是處在同一個宇宙之下。
如此,全部文明之間就有了一套天然的公共密碼。
比如數學,不同文明之間的數學符號或許會不一樣,但這些符號之間描述的公式和定理,全部文明都會是一致。
1+1=2,這是宇宙通用的公式。
只要是圓,圓的面積就一定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乘於半徑的平方。
二進位制,三進位制,四進位制,十進位制等等數學進位制的規律和定理,全宇宙的每個文明之間也是通用。
不會出現,人類的二進位制跟外星文明的二進位制,規律各不相同的情況。
各種物理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還有或者各種元素的原子核引數,相對論,質能公式等等定律,大家也都是一致。
比如時間的定義,目前國際對1秒鐘時間的定義,不是時鐘滴答一下。
而是指,銫133原子在基態的兩個能階間躍遷時,9192631770次電磁波輻射週期花費的時間。
當然,其他文明可能不知道,人類文明描繪的銫133原子是哪個。
但因為處在同一個宇宙,全部的銫133原子和原子結構都是一樣。
這樣只需要備註一下銫133原子的原子核,有多少箇中子數和質子數。
那麼,外星文明就明白了。
哦,原來人類的1秒鐘,就是銫133原子遷躍輻射週期9192631770倍花費的時間。
知道了1秒,接下來就能知道1分,1小時,還有1毫秒,1納秒等等概念,時間的定義就達成了共識。
時間達成共識。
接下來,長度也是同樣的道理。
外星文明或許不知道,人類的1米到底有多長。
但走向太空的外星文明肯定知道,氫原子核的直徑,即質子的直徑有多長。
用質子的直徑去描述1米,比如1米等於多少個氫原子排列在一起,這樣,外星文明就理解了米這個長度的概念。
有了時間和長度這兩個基礎概念。
其他的速度,加速度,力,重力等定義也就能進一步延伸確定,達成共識。
搞定了速度、時間、長度等。
剩下的顏色、聲音也能用同樣的辦法達成共識。
有了顏色和聲音,圖畫和影象就有了同步翻譯的基礎。
等全部基礎的概念都達成共識,影象和圖片也達成了共識。
接下來的遠、近、長、短、輕、重等主觀概念,就能透過圖畫的比較,影象的比喻等等方式,配合資料的對比,一步步的完成翻譯,建立共識。
主觀概念確定,更進一步的動作,行為,文化,甚至藝術等也能在這些主觀的概念之上,建立翻譯的基礎。
比如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