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梁武帝時,建康京邑範圍擴大,人口迅速增加,宮闕壯麗,稱全國第一大城(《資治通鑑》卷一六二)。胡三省注引《金陵記》稱,&ldo;梁都之時城中二十八萬戶,西至石頭,東至倪塘,南至石子崗,北過蔣山,東西南北各四十里&rdo;。自晉元帝南渡建康立都以來,歷代議立闕於宮前均未實現,梁天監七年(508年)則作神龍、仁虎闕於宮城端門、大司馬門外。又新作國門于越城之南,&ldo;以示觀瞻&rdo;。天監十一年,擴建太廟&ldo;增牆基九尺&rdo;。宮城內,新作太極殿,&ldo;內外並以錦石為砌&rdo;。又起第三重宮牆,東、西開萬春、千秋門。宮城向南,出宣陽門,&ldo;改朱雀門稍西,在今鎮淮橋北&rdo;。經過梁武帝這一番新建改作,建康都城形制漸周正,融漢魏傳統與江左所創於一體。南朝建康都城對後世營建都城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據有關史料記載:臺城(即梁武帝餓死之地)位於玄武湖南岸,雞鳴寺之後,東端與明都城相接,西端為一斷壁,這段城全長25315米,外高2016米,下以條石為基,高736米,基石上的城磚高128米。臺城為六朝時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心後宮禁城,位於都城中部略偏東北,在今東南大學一帶,是東晉和南朝諸代政治、軍事和思想文化的統治中心,代表了&ldo;六朝金粉&rdo;的興衰。當時皇宮的規模很大,僅東晉的宮內大小殿宇就有3500多間,至南朝4代(宋、齊、梁、陳),更是重樓四起,殿閣櫛比,以後臺城在歷史上屢遭破壞。梁大同十二年(546年)侯景之亂,梁武帝餓死臺城,陳太建十二年(580年)隋兵南下,活捉陳後主於景陽宮井中,六朝皇宮被蕩平耕墾。今天台城雖已無跡可尋,但是唐末詩人韋莊的《臺城》:&ldo;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rdo;依舊給人們留下無盡的遐想。另有詞曰(桂枝香?登臺城):登城眺望,送雁去秋歸,豪氣酣暢。東看鐘山古峻,翠巒疊嶂。西南帝宮殘垣壁,正前方、更新模樣。北湖舟泛,輕波煙柳,縱情還放。憶往昔、蕭梁武帝,嘆糧盡無食,惜死城上。吳晉南朝數代,興亡悲壯。六朝驚夢誰人記?故都煙雲盡飄蕩。舊時朱雀,橋頭難見,後庭絕唱。關於梁武帝的死,歷史上有很多版本,除了上面一種說法外,導遊還有一說:當年侯景攻入臺城後,軟禁了梁武帝。由於宮城被圍困時,宮內飲食俱乏,梁武帝只得爬上皇宮屋頂吃雛鳥、鳥蛋,不久食盡,餓死於臺城。
五、十代故都之南梁王朝5
關於梁武帝是否&ldo;爬上皇宮屋頂吃雛鳥、鳥蛋,不久食盡,餓死於臺城。&rdo;一說,是導遊的一家之說,不能代表歷史。當時梁武帝已經86歲高齡,要爬上皇宮屋頂談何容易,加上他已經重病在身,無論如何也是爬不上去的,更不要說吃雛鳥、鳥蛋了。但是連餓帶氣而死,還是有可能的。
蕭衍歷史簡表:
464年 出生於建康城南同夏裡,亦即現今的老虎頭。
501年 (南齊中興二年)在南齊曾任雍州刺史,鎮守襄陽。
507年 (天監六年)舍宅為寺名曰&ldo;光宅寺&rdo;,
502年 (天監元年)農曆3月即位,建國號梁,是為梁武帝。年39歲。追尊其父為文皇帝,廟號太祖。葬建陵(今江蘇省丹陽市)。
510年 (天監九年)農曆3月,他親臨國學館講課。
512年 (天監十一年),又製成吉、兇、軍、賓、嘉五禮,共一千餘卷,八千零十九條,頒佈施行。
527年 529年、546年、547年,曾4次捨身出家同泰寺(今南京雞鳴寺)當和尚。
547年 (中大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