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十代故都之太平天國9
6、燕王秦日綱(1821-1856年)廣西桂平人(一作貴縣人),原名日昌,因避北王韋昌輝諱而改名日綱。太平天國初期著名軍事統帥。出身貧寒,早年加入拜上帝會,與洪秀全等密謀起義。1851年12月,在永安州任天官正丞相,守水竇軍營。1853年10月,升為頂天侯,後來又代石達開守安徽安慶。1854年5月,被封為燕王,奉命督師救廬州,並增援北伐。1855年敗清湖廣總督楊霈所部清兵,攻克武昌、漢口、漢陽。次年1月,東援鎮江。破清軍江北大營,再克揚州。後與石達開合兵擊破江南大營,解天京(今南京)之圍。7月,因在丹陽受挫,革去王爵,降為頂天燕。1856年7月,東王楊秀清謀奪篡位、逼封萬歲。秦日綱因久受楊秀清威迫,更因&ldo;牧馬人事件&rdo;,受過楊秀清無理杖責,銜恨頗深。秦日綱乃奉天王密命,與北王韋昌輝連夜帶兵入城誅殺楊秀清,後附從韋昌輝,大肆株連,妄殺亂戮,前後共計屠殺了二萬多人,致使天京血流成河。石達開迴天京後又與韋昌輝發生爭執,連夜出走,秦日綱竟奉韋昌輝之命帶兵追殺石達開至西梁山。在&ldo;楊韋事變&rdo;中,韋昌輝雖是主謀,但秦日綱濫殺無辜也難逃其咎。11月28日,繼韋昌輝之後被洪秀全處死並革除封號,時年35歲。
7、豫王胡以晃(1812-1856年)廣西平南人,字杏雲,兄弟三人,他行二,小名二妹子。太平天國初期優秀軍事統帥,出身仕宦人家,武秀才。據記載,胡以晃的祖先是江西臨江府人,屬於仕宦富有者。遷移到平南官成山區之後,成了這一帶的鉅富。其父親胡琛每年收租四千八百石,山場田地橫跨平南、金秀、藤縣,在官成羅文村建了幾座富麗堂皇的大屋。胡以晃賣了自己的田產,把錢捐給急需經費舉事的拜上帝會。金田團營時,洪秀全、馮雲山秘藏在平南縣花洲山人村其家佈置起義,為在附近思旺圩佈防的清兵所困,他協助帶領會眾拒守,並派人往桂平金田村告急。旋得援軍擊敗敵人,遂擁洪秀全至金田舉行起義。1851年12月,在永安任春官正丞相。1853年3月,抵南京。5月,奉命率部西征,克安徽和州。6月,過蕪湖,佔安慶。10月,取集賢關,繼克桐城、舒城。次年1月,攻佔廬州。因功封護國侯,尋改護天侯。6月,晉封豫王。不久,以六安失守,屢戰受挫,革除王號,隨石達開赴江西作戰。1855年1、2月間,先後在湖口、九江大敗湘軍水師。10月,隨石達開出師湖北,旋戰於崇陽、通城一帶,轉入江西,攻克新昌、臨江。次年1月,佔領分宜、袁州、萍鄉,三克武昌,戰功赫赫。1856年,在江西臨江(今清江)病故,(一說死於楊韋事變),時年44歲。
8、忠王李秀成(1823-1864年)或作壽成,原名以文,廣西藤縣大黎裡新旺村人。太平天國後期優秀的軍事統帥。他出身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ldo;尋食度日&rdo;,生活十分艱難。1849年,二十六歲的李秀成加入了拜上帝教。1851年9月參加太平軍。1853年定都天京後,為楊秀清所賞識,舉為右4軍帥,後升後4監軍,隨石達開往安徽安慶安民。次年春,調守廬州,擢殿右24指揮。後升22檢點、地官副丞相。天京事變後,移軍鎮守安徽桐城,升地官正承相、合天侯。次年春,打退圍敵,北上六安、霍丘會合捻軍。石達開離京出走後,封副掌率、合天義,與陳玉成同主軍政。以奏請嚴法令、肅朝綱、明賞罰、輕賦恤民、擇才而用,罷黜洪秀全長次兄、仍用石達開等,被革爵,經朝臣力諫復職。12月,奉命往鎮江救出守軍。1858年春,出京至皖調兵,旋升後軍主將。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6日,16歲的幼主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