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屈原的故事。屈原名平,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江漢流域的楚國,他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公元前278年,秦國攻下了楚國都城郢都,屈原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再也無法實現了,在極度悲憤和苦悶的心情下,遂萌以死殉國的決心,於當年農曆五月五日,在汩羅江流入湘江處的羅淵懷沙自沉。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風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據說端午節,就是源於紀念屈原。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重午節、蒲節、夏節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習俗都是一樣,劃龍舟、吃粽子、喝黃酒、掛艾草等,除了紀念屈原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避邪驅瘴、解毒防暑,實際上是古代人們入夏前的一種儀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如今&ldo;端午祭&rdo;雖然已正式被韓國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已獲得成功,遺憾之餘,導遊說:韓國人乘我們不注意,巧妙地利用了遊戲規則,成功地進行了冒名頂替,這沒什麼,絲毫不影響我們一如既往地吃粽子、喝黃酒,來咱也乾一杯,他舉起了礦泉水瓶子。
楚王射獵是一個十分著名的寓言,說的是楚王射獵的故事。楚王獵於雲夢,使虞人驅禽獸而射之。禽飛,鹿出於王之右,麋逸於王之左。王欲引弓射之,又有鵠掠過。王注矢於弓,不知射何也。養由基進曰:&ldo;臣之射也,置一葉於百步之外,十發而十中;若置十葉於前,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也。&rdo;王曰:&ldo;何為?&rdo;養由基曰:&ldo;心不專也。&rdo;
大意是,春秋時楚國有個擅長射箭的人叫養由基,他有百步穿楊的本領。楚王羨慕養由基的射箭本領,就請養由基來教他射箭。楚王興致勃勃地練習了好一陣子,漸漸能得心應手了,就邀請養由基跟他一起到野外去打獵。楚王叫人把躲在蘆葦叢裡的野鴨子趕出來。野鴨子被驚擾地飛起來。楚王彎弓搭箭,正要射獵時,忽然從他的左邊跳出一隻鹿。楚王心想,一箭射死鹿,可比射中一隻野鴨子划算多了!於是楚王又把箭頭對準了鹿,準備射它。可是正在此時,右邊突然又跳出一隻麋(比鹿稍大,又叫&ldo;四不象&rdo;)。楚王又想,若是射中罕見的麋,價值比鹿更高,於是楚王又把箭頭對準了麋。忽然大家一陣子驚呼,原來從樹林中飛出了一隻珍貴的蒼鷹,振翅往空中飛去。楚王又覺得還是射蒼鷹好。可是當他正要瞄準蒼鷹時,蒼鷹已迅速地飛走了。楚王只好回頭來射麋,可是麋也逃走了。只好再回頭去找鹿,可是鹿也早溜了,連那一群鴨子都飛得無影無蹤了。楚王拿著弓箭比劃了半天,結果什麼也沒有射著。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做事要專一,不能見異思遷,否則一事無成。不知道後來的&ldo;百步穿楊&rdo;和&ldo;見異思遷&rdo;的成語是否也出自於此。
在楚國的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恐怕要算第二十五代楚王--楚莊王(前613年-前591年在位),春秋時代楚國的第六位國君和第三十八代楚王‐楚威王(前339年-前329年在位)。
楚莊王姓羋(iē),名旅,又稱熊侶。是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間非常重視選擇人才,先後得到伍參,蘇從、孫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的輔佐。他是一位治國有方、用人有術的賢明君主。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講述了他用人的智慧。這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一年,莊王設宴犒賞打了勝仗歸來的將士,令暢飲,不必拘束,並命愛妃許姬一一敬酒助興。
宴會上,有一個叫唐狡的將士喝高了,見許姬猶如天仙下凡款款來敬酒,便以酒壯膽,想非禮仙女(想吃豆腐)。就在此時,一陣風過吹來蠟燭全滅了,席間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