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需要一滴水就能研磨出不溼紙張的墨水來。
還是速幹型!
這玩意要是放在前世,不得把一些文具品牌打擊的天台排隊?
墨水研磨好了後,李星雲看著第一道題。
“聖人云: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他默唸著第一句。
不愧是儒家聖人,第一個問題永遠是孔聖人,儒家永遠的牌面啊。
在儒家聖人面前,其他修煉體系就永遠是個弟弟!
李星雲有原身十年寒窗苦讀經驗,應付起來倒也得心應手。
畢竟十年來心中一直憋著一口氣,有目標就有動力,有動力就有效果!
這一題考的是孔子封半聖後的事蹟!
一天,孔子帶幾個門生外出。師生們來到一處地方,可是天空忽然間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大作,當地的一個老漁翁把他們領進一個山洞避雨。
山洞面對大海,孔子覺得洞裡有點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著看著,不覺詩興大發,吟成一聯詩: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
老漁翁聽了悠閒而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難道海浪整整隻有千層,沙坑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過嗎?”
孔子也沒有與老漁翁爭論那千層萬點只是虛數,仍舊虛心問道:“既然不妥,怎樣才合適呢?”
老漁翁不慌不忙地說,“咱生在水邊,長在海上,時常唱些漁歌。歌也罷,詩也罷,雖說不必真魚真蝦,字字實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傳神。依我看,你那兩句應當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浪層層,坑點點,數也數不清,這才合乎情理。”
火爆脾氣的子路在一旁火了,衝著老漁翁說:“哎哎,聖人作詩,你怎能亂改!”
可就在剎那間,老漁翁更改後的詩竟有異象將臨,幾近達府!
孔子當即明白,天外有天,哪怕是聖人也並非時刻強如他人。
便喝道:“子路!休得無禮!”
老漁翁拍著子路的肩膀說:“聖人有聖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樣樣都比別人高明。比方說這魚怎麼打法,你們會嗎?”
一句話,把子路問了個啞口無言。
老漁翁瞧著子路的窘態,也不答活,飛身奔下山去,跳上漁船,撒開漁網,打起魚來。
孔子看著老漁翁熟練的打魚動作,想著他談海水、改詩句、議“聖人”、責子路的情形,猛然間發覺自己犯了個大錯誤,於是把門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說:為師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句話錯啦!大家要記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說罷,順口吟出小詩一首:“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聖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
小詩瞬成達府,後孔子成儒家聖人,此詩更上一層樓,幾近鳴州!
李星雲的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這個事蹟。
他看向身前的試卷,這第一道題考的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此句話是出自聖人語錄的《論語,寫上去自然是請聖言!
刻寫半聖諸葛孔明的立志銘的舉人文寶,寫的字極為穩重,沒有歪歪斜斜,雖然不至於加多少分,但也不至於讓他扣分。
否則以他那前世歪七扭八的雞爪字,怕是初印象就不好。
關乎墨義的請聖言,足足十張,李星雲答的也快,僅僅一個時辰便是結束了。
距離午飯時間還有一會,他繼續奮筆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