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像……是1986年吧……” 禹若冰記得,青蒿素在1986年獲得了國家一類新藥證書,而且還是那年的衛藥證字X-01號。

“哼,那是從青蒿中提煉出來的天然青蒿素!她一直到1973年才率領科研團隊合成出了雙氫青蒿素。1992年才獲得‘雙氫青蒿素及其片劑’的國家一類新藥證書。前後整整歷時二十三年!如果她不是研究員級而且研發出重大成果,時年六十二歲的老太太早就該退休了!你曉得人生又有多少個二十三年啊?” 同樣是藥學專家,龔國安對這位同行的瞭解程度,可以說遠遠超過禹若冰。

“這又能說明什麼?” 禹若冰不解。

“我不否認,祖國的中醫藥典籍浩如煙海,屠呦呦在研發青蒿素時,從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藥中收集的兩千餘方藥中篩選出六百多種藥物為主的 《抗瘧單驗方集》 ,並對其中的兩百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終於讓青蒿素問世。” 龔國安感慨地說道。

“你想說明什麼?” 禹若冰還是不解。

“乍看起來,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團隊花了常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功夫與努力。可是,在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典籍書海中,她們只是擇取了滄海一粟哦!”

“什麼意思?”

“你知道嗎?被藥學界奉為當代醫藥典籍的《中國藥典》 ,收錄的中藥材就有六百多種、一千六百多種成方製劑和單味製劑。屠呦呦研發使用的青蒿及取得的青蒿素,僅是其中一千六百分之一啊!”龔國安停頓了一下,品了一口逸出異香的普洱茶,含在嘴裡慢吞吞地嚥下去,抹去一副好不享受的神情後,接著說道:“就這一項,耗費了她們二十多年光陰,你算算,這二十多年僅她們團隊的工資、補貼會有多少錢?”

禹若冰還真地較真起來。他按照屠呦呦的研發團隊三十人、平均年薪十萬元估算,不由地吃了一驚:“哎喲淶,光工資、補貼這一項必需的基本開支,就是差不多七千萬哇!”

“哼!這還不包括後勤補助人員、裝置購置費、實驗費用、行政開支等等。僅當初從青蒿取得的青蒿素試驗,就有兩百多次,每次就算只花幾十萬,加起來起碼也得上億甚至幾個億!幸虧那是國家專案,幸虧她們是在國家層面的中國中醫研究院,也幸虧青蒿素研發成功了。如果未研發成功,僅這些投入,又有哪家科研機構和藥企承擔得起?” 龔國安好歹是一家三甲醫院的分管醫療和科研領導,這筆賬他算得過來。

禹若冰不禁瞠目結舌,有點兒傻愣愣地瞅著對方。

“藥物的研發是很費錢的,說它是‘無底洞’‘吸金黑洞’也毫不為過。國外有些西藥的研發費用有超過幾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的。在國內,像開發出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鹽酸埃克替尼(凱美納)的那家浙江藥企,一年的新藥研發投入將近六十億元,幾乎佔了他們全年營業收入的近一半……” 龔國安繼續說道。“與西藥相比,中藥行業的研發費用簡直是少得可憐。就拿老牌同仁堂來說,一年的營業收入一百四五十億,研發費用投入還不到兩個億,你說藥物研發尤其是中藥研發何嘗容易?” 龔國安心中有數,他所在的三甲醫院有幾十個科室、兩千多個床位,一年的科研費用投入也不過百把萬元,而且絕大部分是投向醫療方面,藥物研發費用,也僅僅是空有虛名的科研科那幾個人的薪金福利而已。

“可是……可是既然屠呦呦既然能從青蒿提取出青蒿素來,那麼多藥企為什麼不會從中受到啟迪呢?” 禹若冰對此難以理解。“歸根結底,我看他們還是缺乏創新精神,大藥企尚是如此,難怪作為‘國粹’的中醫藥日漸式微、趨於沒落了。”

“重營銷,輕科研,缺乏創新精神是,是中國藥企的通病頑弊不假,你是個富有幻想的文人,可是從沒有掌過企業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變成女孩子的我只想鹹魚啊!

變成女孩子的我只想鹹魚啊!

沉魚呀
關於變成女孩子的我只想鹹魚啊!: 因為父母離婚,承受了巨大壓力的柯雲景選擇了離家出走。但誰能告訴他,為什麼他剛離家出走就碰到了世界末日啊!這也就算了,畢竟還覺醒了異能,但沒聽說過覺醒異能還帶變性的啊!總之這是個偏日常的故事,還有就是作者不會起名,所以在書裡看到熟悉的名字不要奇怪,因為作者成分很複雜?(??????)如果大佬們覺得感興趣可以先收藏起來養著書先唄,求求了(?????)
歷史 連載 119萬字
四合院:開局就帶妹妹搬房

四合院:開局就帶妹妹搬房

易夫夫
關於四合院:開局就帶妹妹搬房: 何雨柱一不小心穿越到了情滿四合院的世界,還變成了主角傻柱。他驚訝地發現,此時他的父親何大清已經跟寡婦私奔到保城半年多了,而原來的傻柱還沒有去將來的紅星軋鋼廠上班呢。同時,何雨柱還發現,現在的四合院裡雖然有很多“禽獸”,但是由於賈東旭還活得好好的,易中海他們還沒有像電視劇裡那樣算計自己。何雨柱心裡樂開了花,他知道,現在可是改變傻柱命運的最佳時機!
歷史 連載 26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