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餘臺 (第1/3頁)
嶺上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三妹回老家,趕著晚飯點到餘臺。老兩口快八十歲的人,雖然清瘦,但精神頭都不錯,看到么姑娘回頭,心裡頭都是高興,趙老爺子嘴上說姑娘:“這再過兩三月都過年了,到時也要回,你這時候回來幹什麼,淨瞎折騰錢”,手腳卻沒停,忙打水拿毛巾給姑娘洗臉。老太太得過中風,半邊身子不大利索,也能動,只是沒什麼力道,動作緩點。
“姑娘路上還順利吧?”
“生意好不好啊?”
“李彬一個人生活怎麼安排…”
開啟了絮絮叨叨的連鎖模式,七十大幾的老人很自尊,基本不出門,不上別人家的飯桌,怕影響到別人家。連隔壁兩三百米遠的小叔子、小姑子家也不去。大姑娘嫁到西邊十幾公里外陽橋,二姑娘嫁到東邊五六公里的巴村。兩個人隔三差五也回來看看兩老,要接兩老到自己家住幾天,兩老是絕對不去,用他們的話說:“我們這一把年紀的人,要是倒在別人家,不是給人添堵麼?”
趙三妹不緊不慢的回著:“媽,你不要擔心我們,生意還行,吃飯沒問題;李彬不是一個人,我把文文喊過來了,兩個大男人,拿著錢那麼大一城市找不到飯吃,餓死活該。”
洗過手臉,看老爺子子已經把小桌子放好,酒菜齊活,魚肉俱全,問道:“爸,您這生活可以啊!這小魚小蝦還是前面排水溝司的?”
‘司的’是地方土話,其實是晚上把地籠拋到水溝,第二天一早起籠取魚。兩個老人忙了一輩子,是閒不住的,老爺子每天在門前水溝晚上拋早上取,黃鱔泥鰍就賣給路邊的小攤販,小魚小蝦給老伴打理,鹽醃曬乾收起來。也沒捨得吃,湊夠差不多一袋就包起來在穀倉上吊好,哪個後人回來看他們,走的時候就帶走。房後還有兩三畝田地,年齡大了也種不了其它,就純種種當季蔬菜,到出菜的時候就讓菜販自己上地裡收,也不問價錢,適當給兩個就行。嫩菜收走,老菜留下,於是老太太就坐在小凳子上摘摘揀揀,壞的餵雞,好的切片切絲,拿篾席曬乾,一包包的分好,就等後人回來帶走。兩個老人一年下來收收撿撿,也弄了一兩萬塊錢,去年回去的時候,覺得么姑娘過得不好,取了幾萬塊錢,三個姑娘一個兒子一人兩萬,說還有十萬塊錢是棺材本,人走後也不要後人貼錢,回來送上墳頭溝就行。去年李彬從老家回來,小車後備箱塞得滿滿的,家裡冰箱、陽臺上還有好些沒吃完,著實省了些菜錢。
老爺子晚上一倆酒,將將一小玻璃,慢慢咪;不吃瘦肉,只吃肥肉,蔬菜吃得多。老太太剛好相反,不吃肥肉,只吃瘦肉,蔬菜要吃得少還要嫩,這兩人也不知誰在遷就誰。今天么姑娘回來,小魚小蝦用油酥了一盤,炒了盤時令蔬菜,開了盤鹹鴨蛋,蛋黃金色,蛋油還淌了幾滴在盤裡,再就是盤紅燒肉,酥爛得巍巍顫顫的,引得趙三妹口舌生津,不停抿嘴,實在沒忍住,先夾了塊過癮。老太太盛了兩碗米飯過來,遞給趙三妹一碗裝得多的說道:“你儘管吃,我和你爸平時只吃這一半,今天一半是你的。”
老兩口的房子是二十多年前大洪水破垸後修的,當年大洪水,老房被沖垮,後來政府補助了部分,自己出了部分建的。三間瓦房,進深六七米,中間是堂屋,一東一西兩間臥室。堂屋後牆開門連通後面院子,院子是水泥地的,左手是間二十來平的廚房,裡面有貼磁磚檯面,架大鐵鍋的雙鍋土灶,還有買的帶煤氣瓶的雙眼媒氣灶靠牆而放。其實用得最多的是廚房中間放著的·一個單孔煤球爐,每天燒水做飯基本都是用它,一天四五個煤球就夠了。院子右上角是廁所和洗漱間,都貼了小白瓷磚。廚房和洗漱間之間靠著圍牆種著一溜邊的多肉,高的仙人常已有了一米多快兩米了,有幾片葉子開始搭著院牆往外伸了。院子外面是楊樹,筆直的兩排向邊延伸,看不到頭。這其實算是平原蓄洪區特色了,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