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過禮 (第2/4頁)
嶺上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商定好的禮銀,作為準備女方的嫁妝如雙人床、墊蓋用品、箱子、衣物等。
第三次禮儀叫過禮,婚期前一天男方家要送1頭豬,挑一份“水禮”包括糕點、茶、酒、小菜錢、新娘穿的婚裝衣裙等。明天李彬一家要到小雨家就是過禮,這邊是男方請人送到女方家,由男方父母親自送過去的很少,在外人看來,算是男方的誠意十足了。趙三妹和兩人這幾天採購的就是水禮和小雨的婚裝衣裙,水禮的清單是請小雨父母提供的,趙三妹也怕自已失儀,嚴格按清單買。至於豬肉的採購,小雨沒讓趙三妹弄,她自已給了錢讓她爸爸就在村子裡買,今天已請人宰殺,肉都放在旁邊小叔家,只等明天李彬他們過去,請人從小叔家抬出來,合在禮物中給親朋鄰友們看到就行。
“過禮”後第二天舉行婚禮。男方新郎、媒人及陪郎騎馬到女方家時,會有人出來迎接。拜天地後,女家擺出雞、魚、肉3碗茶招待,意為雞飛魚走,吃完後就起身返男方家,嫁妝也跟隨送走。過去,新娘坐轎,解放後改為步行,80年代以來盛行坐馬車、拖拉機和汽車。現在大多是轎車,如果兩家相距不太遠的,也有坐轎的,算是一熱鬧。後天李彬兩口子陪著李揚上門娶親,進門的過程不會少。會有攔門酒、攔門歌,李彬還擔心的問了問:“這兩點不都難住了李揚?再說小雨你不是不許他喝酒麼?”
兩人得意的把手上的紅包揚了揚,算是找到了解決的辦法。至於出嫁,還有陪嫁的伴娘和親人要跟著到男方家。到了明天下午,接了小雨,一行人直接飛回老家,連夜趕到曲縣的小雨出嫁房,出嫁房早就安排好,只等第二天李揚過來接親。
這邊男方家門口用席鋪地,門檻上放一馬鞍,新郎新娘未跨鞍前,請“撒帳”先生口唸“退馬車”的口訣,邊念邊用五穀、稻草,銅板向四方拋撒,謂之“撤帳”。大門口用桌子擺1桿秤、1鬥米,米上放剪子和尺子。撒帳結束由兩個未婚的姑娘把新娘接到新房,新郎則先站在房門口,用扇子敲新娘三下象徵夫權。另一女子用1個裝著七星燈的篩盤放在新床底下,七星燈要連續點3天。當晚,送親的陪娘在新房同宿,新郎只能到別處就寢。第二天,新郎新娘同拜天地、祖宗、父母及親戚長輩。拜後,長輩要贈送首飾或錢,叫作要“耍板凳錢”。這個過程到李彬老家則按當地習俗安排,倒是不強求的,李彬老家也有相似的做法,老兩口估計早就安排好,用不著李彬煩。倒是李揚聽說拿扇子敲新娘興奮了三秒,大喊要買把大扇子,好好的敲敲小雨,被趙三妹給的一個後腦勺的巴掌和一句“你敢?“給洩了氣,把小雨笑得眼睛都咪起來了。
李彬聽完這個這過程,心中就有數,這和自已老家差不多,只不過每個過程的稱呼不同,細節上稍有變化。其中的禮儀因為生活習慣、各地產出不同有變化,其它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又問了些小雨明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忌諱,小雨倒不是很清楚,在她的印象中,好像現在的少數民族結婚已經基本和外面接軌,沒聽說什麼要注意的細節;這話回得李彬有點打鼓,還得和小雨父親聯絡問一下。結果是一樣,現在全面簡化,還真沒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細節。李彬的心才放了下來,要不然明天現場出醜就尷尬了。幾人又聊了會本地日常飲食、風土人情,他們三人逛了一天街,也都累了,看看時間也晚,各自回房休息。
晚上在床上,趙三妹不停在李彬身上摸,時不時還掐幾下,狠狠說道:“你這一聲皮現在比老孃還細膩光滑,叫老孃怎麼活?”
說完不解恨,又是幾下狠掐還帶扭的,李彬“嗷嗷,疼、疼”的喊了幾聲才讓她氣消了許多,還假模假樣的幫著又輕輕的揉了幾下。也不知哪來的精力,折騰了半夜,第二天起來依然精神滿滿,滿面春風。
早上七點半不到,在酒店的幫助下,用了兩輛手扶拖車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