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家洗過澡,和兩老聊了一會家常,李彬建議把院子後面挖個小池塘,這樣以後拎回來的魚也有地方養。這建議老爺子是極力贊成的,也不要大,百十個平方就行。這樣一年到頭多少魚都夠放了,要吃魚,用手抄網就能解決。
說動就動,老爺子一個電話,十來分鐘後,挖機就從山腳往這邊爬來。準備的小池塘就在菜園子下面一塊地,大概三分多,一百八九十平,南北長二十來米,東西寬八九米,沿著地勢呈弧形。也沒準備挖多深,兩米來深就夠了!梯田式的地,還得防滲漏和坍塌,這得請人過來做防水和修建圍堰。自家親戚就有人會泥瓦工的,小姨夫接到老爺子的電話很快就過來了,幾人圍著地轉了兩圈,決定修個三連池,寬度全部為三米,兩頭的小池子長三米,中間的長六米,大池子深兩米,小池子一米五就夠了。這樣解決了挖出來的土沿著周邊堆放,提高到與菜地平齊,分池也能把魚適當分開,不能把黑魚和白條放在一個池子,否則白條就是送菜了。
這邊挖機沿著白線開挖,小姨夫回去拿傢伙,還要把需要的水泥和磚派人送過來,自家的小徒弟還得喊幾人過來幫忙,這樣今天帶帶晚差不多就能完工。老爺子和李彬盤算兩頭剩下地面的利用,最後老爺子拍板,修涼亭,搭葡萄架。水池周邊也不能不圍起來,但用玻璃或者木欄杆有點另類,最後決定用山石不規則的圍起來,既美觀又能防護跌落。這邊石場也多,一個電話的事,老爺子和石場老闆簡單說了一下,這邊小姨夫的人員到位,送石頭的小三輪也到了現場。除了各種不規則的石頭,還帶了不少水溝山溪裡的水流石。既然要建涼亭,搭葡萄架,就少不了木材,於是木材店的老闆又被老爺子喊了過來。涼亭地基由小姨夫負責,亭子由木材店老闆負責修建,兩三天的功夫他能準備好,等地基一干,他帶人來搭建,小半天能完成。
基建的事李彬幫不上忙,老爺子給李彬下了任務,出去釣魚,把三個池子裝幾十條魚,要大魚小魚,鰱子鯽魚都要有,最好弄幾條草魚壓塘底更好。這任務讓小姨夫一幫人笑話了不少,這都什麼季節,還這魚那魚的,能釣到就不錯了,還幾十條的?這不為難李彬麼!
第二天吃過早飯,才騎著小踏板出發,今天沒準備釣大魚,魚池兩三天還不能用,釣回來的魚只能放在院子裡的小水池,放點小魚可以,大魚就不行了。周邊的野溝野塘李彬也熟悉,自然目的地明確,先釣山溪野溝,野溝裡鯽魚不大但很多,二三兩的一群群的。李彬一個野溝水潭釣十來條,然後就轉下一個,到下午三點多鐘,太陽暖和度已經下降,李彬才收拾傢伙事,把魚護裡的魚轉到魚箱,騎著小踏板往家趕。李彬把魚箱裡的魚往院子裡的小水池倒的時候,驚呆了一幫人。
“李彬,你這釣了不下百條吧?”小姨父開口問道。
“肯定過了百條!”旁邊有人說道。
“你這不是在市場上買的吧?”有人提出質疑,還沒等李彬解釋,邊上有人就說道:“你倒是到市場上給我買買看,這是黃板鯽,全是野生的,什麼眼光?”
院子裡的小水池放這點鯽魚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和小姨夫一起做事的幾位。有人還是懷疑李彬作弊,可能在路上買了別人賣的,才能有這樣數量的收穫。剛好明天沒事,堅持要和李彬一起去釣釣,李彬是沒問題的,自己做了弊,但不是他們所想,要一起釣魚,也瞧不出名堂,自然隨他們安排。
水池已經全部建好,山石高高低低奇形怪狀圍著池塘邊,繞著池塘的地面鋪了厚厚一層粗河沙,河沙中間又修了一條彎彎曲曲,一米來寬的水泥嵌石道,上面嵌著小手指頭大的小石頭,又根據顏色不一組成各種形狀來,菱形、圓圈、五角星還有八卦等,沒有一個重複,感覺還不錯。
沙石的最外一圈是磚圍的半米來寬的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