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年三十的團圓飯,李彬他們是早中飯,上午林磊一家三人和劉顯都會到這邊吃,然後還要回去吃自家的團年飯。三人在樓上操盤買入,李彬不時歪頭看看;兩個小傢伙畢竟剛剛上手,不是很熟練,慢慢會忘了節奏,速度不知不覺會快起來,李彬時不時要提醒他們放緩。趙三妹中間過來送過早點,三人就著茶水吃了點,到樓下喊吃飯,時間已經到了11點,三人前前後後也進了兩個多億。兩人畢竟是第一次接觸這麼大的資金量,很是興奮,下個樓梯都你推我打的。
“咻”“轟”“咻”“轟”的沖天雷,“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隨著放炮的幾個小傢伙進屋而被關在門外。飯桌上的菜盤越來越少,缽子卻越來越多;李彬小時候的團圓飯一般就是一個缽子,點個自家燒的碳爐放在八仙桌上;缽子裡可能是紅燒肉,也可能是雞肉;後來生活開始好轉,缽子就慢慢多了,從一個、兩個到現在一溜圈的八個,剛好和桌上轉盤外沿的八個菜盤數量相當。缽子裡雞肉依然還有,紅燒肉換了位置,在外沿的一個菜盤裡。
野兔、甲魚、山鵝、山鴨、走山雞、黃牛肉、山羊肉和一個水庫大鰱頭佔據八個大缽子,放在中間的八個酒精爐子上,缽子裡的湯“咕咕”的響,陣陣香味隨著熱氣滿屋飄走。一盤紅燒肉燒的巍顫顫,上面點綴著幾葉香菜,肉紅菜青,煞是好看;一盤幹炒雞尾蝦沿著盤沿一圈一圈的摞了起來,疊了五六層,全是顯尾不見頭,中間的最高處放著一朵紅蘿蔔雕的牡丹,也不知是誰的手藝;一盤紅燒帶魚,一條清蒸鰱魚,這是不能動的,得放到明天才能吃,確保年年有餘;虎皮辣椒、香菇青菜、紅油菜薹、炒黃瓜。一共八缽八盤十六道菜。男人白酒,女人紅酒。
滿桌十二座,先是老爺子給每個杯子裡倒了點酒,絮絮叨叨的請祖宗先人享用,然後老孃又給每個碗裡盛了點飯,把筷子擱在碗上,又是一陣絮絮叨叨。等了會,覺得祖宗們也該吃飽喝足,就把祖宗們留下來的酒匯了匯,飯攏了攏,留給今天在家的後人享用了。以往三十的團年飯,酒不能少喝,但不能喝醉;林永一般會喝得話多起來,劉顯會喝得頭不停往下點;但今年無論外公怎麼勸酒,兩人都不肯多喝一口,二兩的酒都還留了點底。林磊要開車,少量喝點,李彬還要做事,也不肯多喝;至於李楊還在讀書,奶奶一向是不許喝的,給了個杯底意思了下。弄得老爺子一個人喝了三兩,覺得沒盡興,說兩個外甥:“人長大了,不好玩了”。老孃說:“你要喝等下回去送亮的時候,和村裡的侄兒子喝去。”
李彬出生的地方叫半灣,是草頭坡福嶺村八組下的一個小灣落,福嶺是一條長五六公里的丘陵,丘陵東西走向,西高東低。半灣就在福嶺西起南側的第一個灣落,很小的一個灣,李彬太祖爺爺輩從外省遷過來,順著山勢就把山嶺內彎往裡挖平了一些,這樣十來米寬的山灣就又寬了二十多米,又把內彎山道前面二三十米寬的地往下挖深了點,用修山灣和挖地的土石築堤,這樣山灣和土堤就圍出一個堰塘,土堤就不叫土堤而叫堰堤,堰堤剛好把前面兩側外彎道相連。半灣的名字就來源於祖爺們對地勢的改造,半個圓的山灣。後來祖爺輩們五支就在半灣立了五戶人家,剛剛把適合建房的地用完,後來五支的長子就留在半灣,其它的成家後要建房就要另找地方了。
李彬的父親是第三個兒子,成親的時候家中拮据,連吃飽肚子都難,哪有錢建房。李彬爺奶帶著三個兒子三戶人家都住一起,每戶一間房。李彬出生的時候,大伯一家孩子太多,就算祖屋全給他也不夠,於是自己到福嶺三灣平地建房,祖屋留給二伯。李彬上小學二年級,也就是六歲的時候,在公社農機站上班的老爺子終於是手頭不是吃不飽那般拮据,於是從祖屋分出,在半灣東側的緩坡處平了三間房的地建房。半灣西側的坡面由於太陡,不能用於農林,於是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