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4/5頁)
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哥我還弄了個錄音機,沒事來幾句假唱什麼的。”陳歪嘴嘿嘿一笑,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名片,遞給吳晨,“小兄弟,得空多來關照關照老哥!”
吳晨有點哭笑不得,怎麼現在跑江湖的,都喜歡到處名片。他見那卡片上黑乎乎的不知道多髒,就沒接,掏出手機來跟陳歪嘴互相記了手機號碼。
跟陳歪嘴道別之後,吳晨慢慢的往康王路走去,覺得今天還是挺有趣的,他在單位裡憋得久了,心裡還是很樂意跟這些市井之人多接觸,感覺一下生活的氣息。
轉了幾路公車,終於又到了康王路,拐到長壽路,吳晨信步找到上次孔四的攤位,卻是人去攤空,不會是黑了自己之後跑路了吧?不至於呀,不就五百塊的盤子嘛。
吳晨不禁感到有些怪,像孔四這樣擺攤的小販,雖然叫流動攤販,但是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很少流動。
吳晨掏出手機給孔四打了過去,孔四在電話裡說,他正在往老宅子的路上,去請人幫忙看一把紫砂壺呢,問吳晨有沒有興趣,有的話也過去。
“好咧!”吳晨一聽,立馬就答應了下來!自己左右也沒事,正閒得蛋疼,加上紫砂壺,也是自己喜歡的。
在電話裡,問了地方就在多寶路一帶,那裡儲存較完好的一片西關大屋,現在還住在那裡的,不是富貴閒散之人,就是社會底層。
不過能讓孔四上門拜訪求教的,應該是位高人吧?自己(要想進入這個行當混,有前輩引路指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掛了電話,吳晨就想到,自己的那個老壺也一直沒搞清楚是什麼東西,何不一起帶過去,請教一下別人,順帶的混個臉熟。
吳晨想罷,看了看時間,來得及!就趕回單位,拿了那把古壺,用舊報紙稍微包裹了下,揣在內衣兜裡,趕往孔四所說的地方——老西關!
都說“東山的少爺,西關的小姐”,意思是說,這兩者登對,非貴即富,苦逼的窮吊絲們就別瞎琢磨了。
舊時候,東山一帶,是權門顯宦的聚居地,多的是紈絝子弟。一杯紅茶、一個壁爐、一棟洋房、說的正是僑歸東山少爺的典型生活。
而西關一帶則是商業繁華區,多是富家小姐,一盆蘭花、一籠畫眉、一手廚藝,就是一個地道富家西關小姐的精緻態度。
在那個時代,東山洋房與西關大屋,代表著權力與財富,現代與傳統,各分東西,相輔相成。
特別是西關一帶,因為在明清時候,地處老廣府的老城西門外而得名,由於地靠那條大江,在明末時候,興建起了十八甫,開設有十三行,逐漸形成老廣府商貿集散地,到了清代後期,又先後興建了寶源街、逢寶街、多華街等居民住宅區,慢慢的形成後世聞名的西關大屋。
這一片到了今天,大都較破敗雜亂,除了幾個主幹道,吳晨都不是很認識路,邊走邊問。等到孔四告訴的地址,見是一間儲存較好的大屋,大門敞開,一眼望進去,能見到西關大屋典型的土泥磚、水磨地和粗粗笨笨未經雕琢的原木傢俱,單純拙樸。
因為沒有見到人,吳晨也不敢亂竄,這若是平常人家還好,萬一碰到家裡就一個姑娘在,引起什麼誤會,可說不清。
他給孔四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就見他從裡面走了出來,看起來似乎挺高興的,哈哈走過來,伸出手來準備拍拍吳晨的肩膀。
“別,我說哥們,這習慣,咱們以後能不能改改?點頭致意就好了!”這是什麼毛病啊!吳晨哪裡敢讓他這魔掌拍到,上次讓他給拍得隱隱作痛,幾乎都要懷疑自己受了內傷呢!
“呵呵,還挺快的嘛!”孔四收回手去,把吳晨領了進去。
“我在你攤位那邊,沒找到你,才給你電話的。我還回單位拿了個壺,左右就在這附近,等會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