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刀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先收到訊息後襲擊阿臺汗所在並殺之,自此韃靼開始衰弱。
正統五年,楊榮去世,三楊去掉一膀,英宗初掌權。
正統六年,第二次也是朱祁鎮掌權後的第一次北伐。
也先與兀良哈部大戰於沙靜洲,朱祁鎮命石亨帶兵五萬三千,出兵河套,收復豐州灘。
石亨在當地設立屯衛,安排軍戶開墾,恢復大明統治。
這就是被罵了幾百年的朱祁鎮。】
宣宗年間,朱瞻基不可思議的看著天幕:秦姑娘,你之前可不是這麼說的,你不是說朕這個兒子是妥妥的昏君嗎?
秦凌雪:怪我咯?誰讓文官和滿清使勁黑呢。
【正統八年一代賢后張氏也走了,朱祁鎮正式掌權。
此刻,朱祁鎮準備重啟大航海,而同年也先進攻哈密。
正統九年,大明兵分八路,但調遣軍隊數量未知,只留下:各將兵萬人,約至黃河土河兩叉口等處匯合。
這第三次北伐的物件是兀良哈部,也就是歷史上的以克列蘇之戰。
此次戰場在是奴兒干,由朱勇、徐亨、曹義、馬亮、陳懷各領一路兵馬。
三日後,朱祁鎮又命楊洪、石亨、朱謙率領三路大軍出擊。】
一個大大的問號出現在明初君臣頭頂,不是這兀良哈都向朱棣投降了嗎?怎麼還要打?
彷彿能聽到他們心中的疑問,秦凌雪旋即解釋。
【此戰為何?兀良哈三部原本在貝湖東側,佔據水草豐美的一大片土地。
朱元璋、朱棣父子兩代人的努力,攻破北元王庭。
兀良哈等部投降,朱棣將其內遷到了奴兒干。
三楊掌權後,這些全部不要。
於是,兀良哈等部開始南下,甚至出現在宣府、遼東走廊上。
祁鎮徹底掌權後籌備反攻。
正統九年,明英宗八路大軍北伐!這一戰幾乎全覆被三楊放棄的遼東等地。】
“好!哈哈哈,好樣的,不愧我朱家子孫!”朱棣撫掌大笑。
迎著同僚尤其是武將們怪異的眼光,楊榮有些臉紅。
朱棣沒有去管,他知道沒有楊榮也會有張榮、王榮,以後的權力架構得好好規劃一下。
【如果,如果朱祁鎮還能再坐穩十年............兀良哈必然會回到北海(貝加爾湖),以朱祁鎮的急性子怕是要打回去……
被三楊拋棄的北邊土地,除亦集乃因三楊反對沒有拿回之外,全部再次拿回。
而這裡有個古怪的事情,朱祁鎮和也先是盟友,也先是朱瞻基和朱祁鎮父子親手扶持的。】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有些不可思議:“不是,不是,這不是把朱祁鎮俘虜的那個?怎麼還是朱瞻基和朱祁鎮扶持起來的?百室,你給咱說說!”
李善長心中有個很不好的預感,但他也無法確定,只能硬著頭皮開口:“陛下,怕不是楊虎為患!”
朱元璋不知想到什麼,竟在心底冒出一個讓他自己都驚訝的話:‘最好是這樣!’
【明朝正統年間三次北伐,朱祁鎮出兵前,特意派人給也先傳信讓也先躲遠點,自己這邊要開片了,不讓傷著。
正統十年,也先打兀良哈之前,也特意派兩千人朝貢知會朱祁鎮。
其實仁宣之後,朵顏三衛早已叛變,兀良哈對大明來說就是敵人。
而兩部蒙古的敗亡,其實就是朱祁鎮和也先聯合打垮的,朱祁鎮三次北伐,也先都在同期,征伐他們。】
朱棣突然想起之前天幕上出現的如怪物般的瓦剌,心裡不禁打鼓:這瓦剌不會是這小兔崽子養大的?
【朱祁鎮為什麼和也先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