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任命軍政員,改造虎蹲炮 (第2/3頁)
靈靈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八輩兒都沒田地的王鐵匠立馬妥協了,直接將“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祖訓扔到了火爐裡燒個一乾二淨。
有了王家父子當榜樣,新來的尤家父子自然沒理由堅持“父子相傳”的臭規矩,也高高興興地帶起了學徒。
這日,一眾鐵匠正忙著將廢兵器回爐,打造甲片、槍頭、箭頭呢,便見劉升夾著兩根“粗鐵管”過來了。
“哐!”
聽見“粗鐵管”落地的清脆聲響,王鐵錘、尤火旺都不禁露出驚疑不定的目光。
王鐵錘過來摸了摸這鐵管,不禁瞪大了一雙老眼,哆嗦這道:“乖乖,這大粗管子是用精鐵造的?!”
尤火旺也仔細瞧了瞧,同樣說話直哆嗦,“還真是精鐵的···怎麼看都不像凡物啊。”
王實義、尤金石等青年鐵匠也圍了過來,以他們有限的見識看,同樣覺得這兩根大粗管子不像凡物。
再思及首領的“洞府”及法術,他們就更確定這種想法了。
劉升道:“這兩根管子確實是精鐵所造,卻又不完全是。我今日帶著它們來這裡,是想讓你們看看,能不能幫忙打造成火炮。”
王鐵錘一聽連忙搖頭,“首領,火炮俺可沒打造過,也不知道怎麼打。”
尤火旺則道:“俺連火炮都沒見過呢,就更不會打了。”
劉升笑道:“不需要你們會,只需你們按我說的做就好了。失敗了我不會怪罪你們,若是成了,我記你們一功,不必有壓力。”
“首領都這麼說了,俺們就試試吧。”
隨即,鐵工坊的鐵匠們就為了實現劉升的想法忙碌起來。
這兩根鋼管內直徑為7厘米,外直徑8厘米,長約為70厘米,是劉升在別墅的囤品之一。
不過原本一根有三米長,這種型號的劉升只囤積了10根,就是為了在末世自己製作老式火炮,當做戰略武器使用。
如今來到明末,華部一時鐵料不足,更沒有會造炮的工匠,劉升自然就想到了用這些粗鋼管改裝成火炮。
劉升會製作火槍,甚至穿越前就曾多次實踐,可大炮他卻沒造過,只是知道一些老式火炮的原理而已。
於是,他就找到了明清時期虎蹲炮的資料,按照規格,鋸下這兩根70厘米的粗鋼管拿鐵工坊來做試製品。
他看到明清時期有一種虎蹲炮的規格是長兩尺、內徑兩寸,且已經算是虎蹲炮中的大口徑——實彈射程可達一里,能跟一些小口徑紅夷炮相比了。
明清時期的兩寸應該不足7厘米,但也會短太多。
所以,他對這兩門虎蹲炮的期待是:最遠射程可達一里多,實戰有效射程可達三百多米。
至於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炮,手下沒有真正的造炮工匠,自己有隻有理論,沒實踐過,他怕造不好反弄巧成拙,廢了鋼管不說,還會造成工匠死傷。
不如穩點,先造個十門平平無奇的虎蹲炮。
在劉升的要求下,鐵匠們先用青銅澆灌的方式,對兩根鋼管進行包裹式封底,且封底足有三厘米厚,在炮尾形成了一個直徑約12厘米的青銅球。
然後又讓鐵匠們,用鐵皮包裹青銅與鋼管結合部,並上了三道鐵箍。
至於火門,劉升早就在鋼管上鑽了個孔,再箍上一個帶蓋帽的簡易火門即可。
這樣既能防止雨水透過點火孔進入炮膛,又能對透過點火孔洩露的氣流有一定阻擋效果。即便效果一般,也總比裸露著點火孔好。
點火同樣使用最簡單的方式——引藥加導火索。
像什麼拉繩式點火,有炮閂的後裝炮、線膛炮、開花彈等,劉升準備等以後再研究···
因為實際工作並不複雜,所以僅一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