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第2/2頁)
任浩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陰謀。有時大臣們來到他面前,他突然想起往日裡不愉快的事情,當時就親手把人殺死,屍體都擺在天安殿的前面。
拓跋儀看到拓跋珪的脾氣越來越差,擔心總有一天會收拾到自己頭上,就打算逃出北魏。但是沒有成功,他被拓跋珪派人追回來殺掉了。
在這種隨時會慘遭殺戮的威脅下,朝廷官員和民間百姓無不心驚膽戰,惶惶不可終日。官員們無心辦公,法紀混亂,人們待在家裡不敢出來,整個社會的秩序和風氣都因此受到了很大影響。拓跋珪自己也陸陸續續聽到一些反映,但他把希望寄託在時間的推移上,經常想著只要過了天災頻發的年份,自己就能重整河山。
如果拓跋珪繼續這樣濫殺無辜下去,他可能也會被提心弔膽、人人自危的文臣武將們殺死,不過他最後還是死在了自己兒子拓跋紹手裡。
殺母立子與拓跋珪之死
在建國與鞏固統治的過程中,拓跋珪逐漸感到母親和妻子背後的勢力是對自己權力的最大威脅。雖然他知道如果沒有母親和賀蘭家族的支援,他就不可能獲得今天的地位,但童年時母親以他的名義縛什翼犍請降的事情仍然讓他心有餘悸,很擔心類似的事情還會在自己的子孫身上重演。經過考慮之後,他決定防患於未然,先殺死長子拓跋嗣的母親、來自獨孤部的劉貴人,徹底消除母后勢力可能帶來的影響。但當他向太子解釋這件事情時,一向孝順的拓跋嗣卻日夜痛哭不止,不論拓跋珪怎麼給他講大道理都沒有用。最後拓跋珪發起怒來,命令拓跋嗣立即進宮,太子身邊的人知道拓跋珪的脾氣,不知道這一去會遭到怎樣的厄運,就勸太子先躲起來,等到皇帝怒氣平息的時候再去見他,於是拓跋嗣就依計逃走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