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觀世音菩薩以觀聲音而悟道,其實,一切樹林鳴鳥流水,音聲都在給你說法。如何可以聽到呢?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就可以聽到。不要依身,不要依心,不依亦不依。把心放開,就可以聽到,(師念“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數百聲曰:)文殊菩薩大智成就。欲得智慧成就,須多念文殊菩薩,求其加庇,西藏密宗大威德金剛即此菩薩。虛老和尚三步一頭,拜文殊菩薩上五臺山朝聖,是很有道理的。(師繼念“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數十聲曰:)祈求文殊菩薩加庇,使你們諸位身心清淨,早得大智慧成就。

《金剛經》也是講大智慧成就,本經的精華即是“善護念”三字。須菩提問:“應云何住?”即如何安此心也。“云何降伏其心?”佛答:“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住是什麼?《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一般行者就是初發心那一下把握不住,所以禪宗祖師說:“當下即是。”按心理學上說有正常的心理,變態的心理。真正正常的標準是什麼?“正常”應是一念不生清清明明的心理,“睡起渾疑身不覺,一竿曉日半床風。”坦然而住,說不知道都知道,說知道都不清楚,慵慵然,一念不生,清清明明的境界也,心裡平靜,不思善不思惡的本來面目也。現代心理學突飛猛進,對這點還應該要仔細研究。

(四點整)

我們現在參一個話頭,《法華經》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個話頭可以商量,“法”指法性之法,儘管去想。《法華經》又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念念不可得)

憨山大師有一次正參究肇論,下了坐,揭簾立於階前,忽然風吹庭樹,飛葉滿空,則了無動相,曰:“此旋風偃嶽而常靜也。”接著他去便溺,了無流相,曰:“此江河競注而不流也。”此時,他對生來死去的道理,才大有悟入。這也就是“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參!

又有一次,他在五臺住茅蓬習定,定不下來,溪水吵得不得了,在溪橋上打坐,坐了好久,忽然聽不到溪水聲了。出定後飯已生毛。這只是一種定,與已悟未悟不相干,但與悟道有很大的關係(須知四禪八定隨時可以出入)。後來憨山大師在某施主家修行,忽然一夜之間禪病大發,做詩數百首,不能停,乃躺下大睡,禪病方愈。

練腿子,身體好,一定要多走,走透了以後,筋骨會堅固,氣脈可以流通,所以古德常說:“踏破草鞋,下盤才會穩固。”

憨山大師往盤山頂上參一位老修行,是一個怪人,頂禮也不理,熟了飯自己吃,也不讓他,三天以後,憨師夜裡出來自已經行,頭頂一片光明,心清如水,以為得道,去問隱者,隱者曰:“此乃色陰境耳(生理轉變現象),非是本有。”

大師在嶗山海邊打坐,水天化成一片大光明,謂之海印三昧。

黃老居士閉關後,身外一片光明,此身已不屬己有(這也是色陰生理現象)。又一次來信說:行住坐臥均在定中,但硬是有一個東西,以為見到自性(這是識陰境界)。修行不容易,沒有明師指點,很容易著魔,誤入岐途。未證謂證,以盲引盲,太危險了。西藏密宗必須精研顯教十幾年,而且必須精通唯識法相之理,然後依止密法上師修持密法六七年,有所悟入,方許上山閉關精修,閉關談何容易!

(晚上七點一刻經行時――)

阿彌陀佛像多半畫的塑的是立像。從外型說,代表度人無休歇。立有立的樣子,要像阿彌陀佛的樣子,眼睛眯成一條縫。慈悲祥和,行住坐臥都可以修行。要照這個樣子用功,走著也要用功。怎麼用功呢?念頭坦坦然然,就這麼走,比打坐都好,頭要向後稍仰,眼要眯成一條縫,不要向兩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大約幸福

大約幸福

童舟
遊戲 完結 17萬字
絕世天龍

絕世天龍

焚山煮海
所有人都當他是傻子,是廢物,是個連老婆女兒都守不住的窩囊廢,直到那一天,他提起了刀!...
遊戲 連載 135萬字
強姦女警周凌

強姦女警周凌

淘氣
遊戲 完結 1萬字
太虛魔尊

太虛魔尊

蒂帆
遊戲 完結 50萬字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無邊的寒冷
遊戲 完結 34萬字
縹緲之旅

縹緲之旅

撲火
遊戲 完結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