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心想要登頂人臣之極的蔡京,自然不甘心於胡黨的掣肘與權力分潤。只是老於謀算的他,深知凡事必先有謀劃方能有收穫。
胡黨的優勢有二,必須逐一針對,再進行瓦解。
其一在西軍,這是趙佶登位之後所希望自己能有文治武功的後者依託。
西軍原本的精神領袖章楶,已於崇寧元年七月底去世,享年七十六歲。趙佶下詔追贈他為右銀青光祿大夫,後又加贈太師,追封秦國公,諡號“莊簡”。章楶子孫皆從文,留在江淮蘇州生活,不曾涉足軍務。
實際上在章楶離開陝西后,西軍諸將便慢慢分為兩派,一派為老西軍,大多偏向熙河經略安撫使王厚,並隨之向青唐地區發展;一派為新西軍,大部分都參加過當年秦剛在渭州開的講武堂,之間關係比較鬆散,但大多都與趙駟保持著聯絡。
王厚本來與胡衍在首次青唐開邊戰事中有所合作,崇寧元年時,奉旨與童貫再次合作進行二次青唐開邊,老西軍基本上算是與胡黨關係匪淺。
而新西軍更是由於趙駟明確支援了胡衍,算得上是胡黨的勢力範圍,高俅更是在胡衍的安排下,去西軍那裡參加了幾次必勝的戰鬥,既刷到了軍功,又在那裡拉攏了不少的軍官。
雖然如此,蔡京對西軍依舊沒有放棄。因為他清楚,如今的大宋,南軍孱弱、北軍荒弛,東部的水師還在建設,唯一具有戰鬥力的便就是西軍。
而對於無論是童貫與王厚的交情,還是胡衍透過趙駟對基層部將的影響,他都不以為然。
因為大宋以文制武的歷史悠久,控制西軍的關鍵還是在重樹一個類似章楶這樣的文臣。所以,在選來選去之後,他便看中了章楶的門生陶節夫。
陶節夫,字子禮,江西鄱陽人。紹聖四年的進士,因為在章楶知廣州時曾以智平盜突顯才幹,而被其收為門生,之後帶至涇原路提拔並重用,也在西軍中有了不俗的基礎。
陶節夫在章楶離開陝西時還有點迷惘,因為章楶不願結黨,對於自己的門生也只是留下了幾句勉勵之語。而為了自己的明天與前途,陶節夫必須要尋找另外的大樹,所以在蔡京一有伸手之意後,便毫不猶豫地倚靠了上去。
崇寧元年,陶節夫被蔡京召回京城做了講議司檢討官,負責了一段兵事事務。蔡京見其通曉用兵,又對自己言聽計從,便十分滿意,便很快給他加封了虞部員外郎,並在崇寧二年三月時,將他遷為陝西路轉運副使,然後轉徙為知延安府、鄜延路經略使。
陶節夫的特點就是:他極好地繼承了章楶的壘築淺攻戰術,在對陣西夏人的戰場上,屢獲勝績。然後,他還發揮了自己善於招撫的才能與手段,在鄜延地區展開各種招撫活動,惹得西夏邊關將士心猿意馬,時不時地就會有人投奔大宋。
最關鍵的是,在做這些事情時,一方面他會藉機虛報費用,將所得盡數賄賂給蔡京;另一方面在報功請賞之時,都會十分謙恭地將這些謀劃、決策的功勞歸於蔡京。
所以,陶節夫在蔡京賞識下,坐穩了鄜延路主官之位,又先後加為集賢殿修撰、顯謨閣待制等職。併成為了蔡京一黨為趙佶崇寧開邊建功的重要功臣。
胡黨的優勢二在於商稅。
胡衍畢竟還是盟友,他在海貿領域的優勢也不可替代。蔡京當然不會不知輕重地自己派人進去強行分利,也不會昏了頭對這些事務進行破壞以至於自毀陣腳。所以,蔡京所想的,就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當年跟著王安石研究學習了不短時間的財政知識優勢,對於趙佶尤其重視的開財盈庫之舉,他正有一個雄心勃勃的重大計劃想要推行。
在蔡京的心中,這個計劃一旦成功,他將成為這個朝堂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功臣,而且還可展現出他“點石成金”的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