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徐家逃奴 (第3/4頁)
一萬隻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就跟他說,信裡我說的事,讓他先去請教一下泉之先生。”
這個泉之先生,就是和珅曾經的老師吳省蘭,字泉之。曾與他的兄長吳省之一同擔任鹹安宮教習。這兄弟二人後來都投靠了和珅,其中以吳省蘭最為無恥。
和珅之所以讓劉印給他爹劉全送信,就是擔心雲南運銅貨船的事與劉全有關。他記得劉全曾經和他提過想插一腳,自己沒太當回事,就答應了。
這次運銅船在江寧出事,九萬多斤銅都掉入水中,這可不是小事。萬一被擔任著江南道監察御史的錢灃給查出劉全在裡面摻和了一腳,那可就麻煩了。
和珅在雲南銅礦的利益裡沒有插手,他插手的是日本銅礦海運的生意。
清朝入關之後,明代遺留下來的傳統銅礦已經開採殆盡,當時雲南的銅礦還處於初始開發階段。嚴重的銅危機令清政府焦頭爛額,而滇銅礦區散落深山,運輸非常困難;即便是耗盡雲南全省之力,一年也不過能運出三百萬斤銅。且開採初期的滇銅成色不足,所以自雍正七年開始,江蘇開始採購日本所產的銅。
此時一條商船從浙江出發到達長崎,也不過十五天時間。每條銅船可載銅十萬斤,這樣一年航行兩次,二十艘銅船的運量就超過了滇銅運到北京的數量。截止到17世紀末,每年來到長崎港販銅的商船已經高達200艘,在長崎從事與販銅業務有關的中國商人已接近萬人。
而島國大量的銅流失,使得幕府治下的島國銅價倒掛,源源不斷的出口也導致國內的銅礦也面臨枯竭的危險。
於是自一七一五年(正德五年)起,德川幕府實施了“正德新令”。規定清國每年到長崎入港交易的船舶數限定為三十艘。而准許入港通商的,只限於那幾家持有幕府發放的“信牌”的商人,限定為每年貿易額白銀六千貫,銅三百萬斤。
而和珅為了積累與朝中其他三派(阿桂為首的武官派、劉墉為首的御史派、錢灃為首的反對派)的鬥爭資本,大肆插手江南的各項貿易,暗地裡要求江南的大商家必須向和珅繳納幫費。如有不從,則派人偽裝成強盜,抄家滅門,江南大商人無人不敢聽從。
因此,在日本販銅這件事上,和珅就狠狠的插了一腳。
此時天色尚早,和珅想了想,回到裡屋,又讓下人服侍著換上朝服,帶上了帽子。他還得去皇帝身邊伺候。自打他從甘肅回來之後的一年多里,乾隆愈發的寵信他,時刻叫他伴駕服侍。
和珅到了乾隆大帳外,就見管事太監走了過來。
“和大人,皇上正要找你。”
和珅連忙進帳,來到皇帝身前,正要叩頭,卻聽乾隆說道:“和珅免禮。”
“奴才謝主子。”和珅抬眼看去,只見乾隆手中捏著一份奏摺,面帶不豫。
“主子,有什麼煩心事嗎?”
“慶桂遞來的摺子,你看看吧。”
和珅聞言,隨即躬身上前,從太監手裡雙手接過摺子,開啟觀看。
這是吉林將軍慶桂(尹繼善之子)和寧古塔副都統阿林共同發來請罪的摺子,上面奏報的是流放犯人林阿撞、魯壽山、潘秀成、雅寧、揭三子等人,先後逃脫,同時二人已派兵緝拿。
和珅從一干逃犯的名單最下方,看到了兩個名字:徐壽南、徐福南。
這是?和珅目光凝聚在這名字上,仔細回憶了一下,片刻之間,如電光火石,他腦海裡就湧現出一個人名。
難怪乾隆會不高興了,原來是這兩個人。
可是,在和珅的記憶裡,這兄弟二人當年發配時一個三歲,一個一歲;五年過去了,那麼他們現在也不過是八歲和六歲的孩子。
他們究竟這是如何逃脫的呢?其中定有隱情,搞不好就是有人裡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