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2/2頁)
張雄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決定粟裕率部渡江南進的支援。毛澤東見電後十分高興,親自於2月6日為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電,完全同意他們2月4日的建議。8在多數人熱烈支援的情況下,毛澤東復電粟裕,所部按原計劃行動。
然而,敢於堅持主見的粟裕並未放棄自己的探索和研究,一方面按中央軍委的要求做好南進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方面繼續反覆分析研究敵我雙方情況,尋求改變中原戰局、發展戰略進攻的最佳方案。
粟裕認為,為了改變中原戰局,進而徹底打敗蔣介石,中原和華東解放軍還要打幾個大殲滅戰,儘可能多地將國民黨軍主力部隊消滅在長江以北。從當時敵我態勢來看,要打大規模的殲滅戰,分兵渡江南進是做不到的,而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條件卻正在成熟。華東野戰軍三個主力縱隊渡江南進,雖然會威脅和牽制敵人,但是難以實現中央預定的戰略企圖,特別是不能調動在中原戰場上的四個國民黨主力軍(包括劉鄧極盼調走的整編11師),相反卻會分散和減弱人民解放軍在中原戰場的兵力。權衡利弊得失,粟裕認為,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更有利於迅速改變中原戰局,進而奪取全國勝利。
4月18日,粟裕以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和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再次向中央軍委建議華東野戰軍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幾個大規模的殲滅戰。電報說:
以劉鄧、陳謝及華野主力,依託後方(隴海路北)作戰,以便得到足夠的炮彈、炸藥、手榴彈之補給(新區因情況不能生產),發揮現有裝備之作用而大量殲滅敵人(現在的敵人處於交通便利的中原,如無相當炮火,難於殲滅),並求得雨季與夏收前在中原地區(主要戰場應在豫皖蘇及淮北路東、路西)打幾個較大殲滅仗,使這一地區人民能較安定地得以夏收,才能使我軍爾後有糧食等供應與得到人民積極的支援。如中原三大野戰軍不能於最近有效地打幾個殲滅仗,則將增加其他野戰軍的負擔,待敵後調旅及新訓師完成後,則又將增加我們的困難。9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