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第1/2頁)
張雄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員人選(6)
儘管如此,1950年上半年,粟裕仍然堅持在抓緊準備解放臺灣的工作。7月7日以後,當得知毛澤東親自點將,交給他抗美援朝的新任務後,他深感這是黨中央、毛澤東對自己的信任,理應勇挑重擔。但又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恐怕頂不下來,下面就難以指揮了,會耽誤大事。因此,粟裕向毛澤東提出,是不是可以考慮另外的同志。毛澤東仍堅持要粟裕去。
粟裕立即為新任務做準備工作,指令華東軍區暨三野司令部選配東北邊防軍指揮部的參謀、通訊班子,指令華東空軍調查研究侵朝美軍空軍的飛機數量和作戰能力,並向軍委建議增調原準備用於攻臺作戰的三野主力9兵團(轄20、23、26、27軍,共15萬人)參戰。粟裕說:&ldo;如果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辭了,我還是要去。&rdo;
不料他的病情日益加重,不僅難以堅持工作,甚至左右環視都困難,吃飯時要把飯菜擺在正面一條直線上。粟裕不得不向軍委和毛澤東請假治療,力求儘快康復。7月14日,經中央軍委、華東局批准,粟裕到青島療養。三野參謀長張震後來在《張震》中記載,毛澤東和軍委決定,只要身體恢復情況良好,粟裕還必須準備執行抗美援朝的新任務。書中說:&ldo;粟裕同志因操勞過度,身體很差。因此,就在那次華東局常委擴大會議上,研究並報請軍委批准,讓他病休兩個月,後經毛主席批覆,只同意他休息到8月中旬,並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還要準備執行新任務。&rdo;臨行前,粟裕還帶病主持召開了三野會議,研究了韓戰問題,並對其餘各項大事作了必要的部署。張震回憶說:&ldo;粟裕在去青島休息前,主持召開了三野會議,研究了韓戰問題。&rdo;
因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去青島治病,毛澤東專為他配備的兩個副手也就可以不急於到職了。副司令員蕭勁光在海軍司令員任上,副政委蕭華主持總政治部日常工作,都有自己一攤子事情。因此,東北邊防軍的指揮機構也就建不起來。加上其他一些情況,周恩來深為焦慮。7月22日,他與代總參謀長聶榮臻聯名致電毛澤東,提出自己對邊防軍工作的建議:
原來軍委確定之邊防軍指揮機構,雖從作戰上來說較為有利,但目前似有困難。(1)、邊防軍粟裕司令員需要休養,副司令員蕭勁光、副政委蕭華一時還難以離京北去;(2)、東北軍區高(崗)司令員等感到層次太多,有所不便;(3)、邊防軍的供應需要強有力的後勤組織方能勝任,而中南只能組織輕便的後勤機構,剛到東北恐亦有困難。基於以上情況,請主席考慮邊防軍目前先歸東北軍區高崗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並統一一切供應,將來粟、蕭、蕭去後,再成立新的邊防軍司令部。
毛澤東於7月23日復電錶示同意,批准東北邊防軍暫歸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指揮,並統由東北軍區供應,邊防軍後勤司令員李聚奎改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長。邊防軍的日常訓練工作暫由13兵團統一組織,並先後任命洪學智、韓先楚為13兵團副司令員,賴傳珠因離職養病,由鄧華兼任兵團政委。
軍委決定將東北邊防軍暫歸高崗指揮,&ldo;將來粟、蕭、蕭去後,再成立新的邊防軍司令部&rdo;。可見,此時軍委在等待粟裕病情好轉,爾後前往東北組建指揮機構,因而一切只做臨時性的安排。應當指出的是,東北邊防軍原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指揮,此時暫歸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代替指揮,同樣清楚地表明,東北邊防軍是野戰軍、大軍區級單位,粟裕與高崗的軍內級別是等同的,如同邊防軍的後勤司令員李聚奎可以改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長,顯然二者是平級的。
但是粟裕休養半個月後,病情仍未見好,他心急如焚。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