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紅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棠已經連著十多天是在天都黑了才回家,日日都有數不清的公務要做。
不過戶部的人大多都很亢奮,畢竟這次的改革陛下的重視是肉眼可見的。若是能夠辦好差給皇帝留下不錯的印象,想來以後升官也會容易些。
而在這不久之後,又有一條好訊息給弘治帝的改革打入了一針強心劑。
第77章
弘治十八年三月二十八, 大明船隊歸航。
船隊上的商人們都喜笑顏開,歡欣鼓舞。
這一次雖然驚險十分,甚至有所傷亡。但是他們這一次真的賺的盆滿缽滿。
那位謝大人果然是財神爺, 說的全然沒錯!
大明的絲綢, 瓷器在海洋的另一邊竟然真的能夠賣到十倍之價!
此時的奉天殿, 弘治帝的心情極好。
他身邊的大太監懷恩道:「宣出海使者陳隆,副使者王永,海軍千戶秦冬覲見。」
宣召聲從奉天殿傳到了午門外, 小黃門引著幾位官員一起前往奉天殿。
路上,小黃門對副使者王永恭維道:「公公今日回來, 怕他日是要升了掌印了。」
王永笑眯眯地道:「你這小子倒是嘴甜, 不過咱家做什麼都是為了陛下效力。出海也不過是敬仰三寶太監, 哪裡是為了什麼勞什子的升官!」
小黃門恭維道:「公公果然深明大義!」
到了奉天殿,幾人三跪六叩行大禮後。陳隆主使稟告道:「臣等出海,行至海外大陸。其民民風淳樸,尚未有文化典儀。其上有諸多作物, 謝大人所言之糧種俱有。問其民,知其果然高產於水稻、小麥。」
「我邦之絲綢、瓷器盡售。得黃金、珍貴香料、毛皮、寶石及諸多當地特產。」
「行海路時遇海盜, 有勝有敗。所幸我軍經歷歷練,作戰能力數倍於前。」
「另,與佛郎機海匪作戰。其火銃炸膛機率低於我朝, 火炮射程倍於我朝。為大害。」
「所幸我軍勢重人多, 鏖戰後俘虜佛郎機海匪。獲得火銃、火炮圖紙。」
王永道:「海外番邦首領敬仰我大明文明, 欲與大明通商。奴婢與部落首領談判,對方允許我大明前去開礦。」
秦冬在兩位上官稟告後上前稟告:「臣亦有言,小謝大人練兵之法確有成效。我部戰鬥力明顯提升。應對海戰卓有成效。」
弘治帝聽的開心,自然是賜下賞賜。陳隆升了僉都御史, 王永升了御用監掌印太監,秦冬升了留守指揮同知。都是升了整整一個大品階。除此之外,金銀絲綢更是賞了許多。
同時,船隊帶回來的一部分的玉米番薯和許多金銀被弘治帝賞給了謝棠。他也算是小小地發了一筆。
當然,對於謝棠而言,大頭還是自家出海的貨船帶來的收益。這次出海,真真正正地給謝棠掙了幾萬兩的銀子。
船隻歸航後,內庫自然是又進了幾十萬兩的銀子和數不盡的金銀珠寶。國庫也豐足了許多,只是韓老大人仍舊抱著國庫鑰匙不撒手,誰也不能從他手裡掏出銀子來。
「《農書》已經編好。」韓文道。「接下來應該培育糧種。陛下的新政也可以儘快施行」
謹身殿的西暖閣裡,此時只有三個人。弘治帝,韓文以及謝棠。
今日他們幾個湊到一起,還是為了新政商量計策。
「陛下可以以高產糧種為誘餌。」謝棠道:「並非每個地主都參加了這次出海。參加的官員更是寥寥。改革改的好、辦事辦的對的地方官員,可以先給其的屬地撥糧種過去。」
他繼續道:「糧食高產,稅收自然就高。稅收高,政績就好。政績好,自然升官快。把這個訊息放出去,底下的官員自然會用心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