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醫學院也在四月,掛牌揭稠了
蒼勁有力的「醫學院」三字,金絲楠木製的牌匾,懸在門樑上
醫學院在縣尊的支援下,建在了蘆溪鎮東南方,佔地二百餘畝,有一半兒都設計的是做藥圃用。
涵春堂聯合,瀘溪縣上的保安堂,成都府的千金堂等四家藥堂,由各家藥鋪派出的兩位大夫,攜兩位藥僮,大夫充做醫學院直講,藥僮負責後世的輔導員角色
秦老爺子資歷最長,被推選做了山長。秦老爺子按著各家專長,給分了藥理科目。
這醫學院的辦法頗新奇,又預熱了半年多,已是吸引了大批適齡學子前來報名。因著杜沅企劃裡提過的,醫女。秦山長貼了招生簡章後,專程請了自己遠在滁州的妹妹一家回蜀,去信兩月餘,收到回信。秦椒說已在歸途
趕著在醫學院開學幾日後,秦椒才攜女帶孫地到了蘆溪鎮
秦山長兄妹數年未見,都是須白華髮的年紀,一番推心置腹,安置了住處後。秦山長帶著年逾五旬的妹妹,參觀起了這座佔地頗寬,建築恢宏巧妙的醫學院
他帶秦椒去了夫子舍,見過了另外兩位女先生,一個白衫裙的小娘子,瞧著約莫三十出頭的模樣,見禮後方知,她是蘭家人,蘭家世代以金鏃折傷科出身,治刀劍金創,稱得上是大宋第一,號稱‘蘭金鏃’,秦椒納罕,也不知老哥哥是如何請來蘭家人的
另一位是青陽許家的,許氏也是幼年隨祖父在藥房泡大,又隨著父親學了些醫理,家人見她有此天分,也偏著心,不論男女之分,盡數把畢生所學,都教了她
她學醫數十載,一身本領尤甚許家當家大夫,她哥哥許楊三分,卻限於女兒身,只能為閨閣姐妹兒,瞧個脈,在後宅安身立命。無有大展身手的時機,嫁的人也是個大夫,她丈夫較她,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初時兩人也能互相探討醫理,隨著時間日久天長地過去,丈夫越發不滿她的一身本領,好似她越能幹,他越無能。他恨極了這樣的對比,時時給她壓了一頭。日子久了,兩人也只剩相顧無言了。她丈夫心思這樣多,終是給自己耗盡了心血,她寡居近十年,因著當年少年時,秦山長曾拜許老爺子門下,學制丸藥,這許苓也算是他師妹,此番,收醫女,他頭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個命運多舛的師妹,和自己遠嫁滁州,守寡多年的妹妹秦椒
她倆也算是少年手帕交,長大後,給命運帶向四方,暮年卻因這醫學院再聚首
也是頗令人感慨
醫學院今次共招了186人,醫女:82人。杜秀娘就是這八十二分之一,她和白氏鬥爭了半年,窮盡心力,在秀娘和哥哥的策應下,終於讓白氏低了頭,送她來了醫學院。左右杜家同秦家也是姻親,秀娘在這兒也吃不了虧
三位女大夫,許娘子尤勝制丸藥,蘭娘子負責外科,秦娘子就撿了剩下的內科去教
醫女這邊分了兩個齋,各41人組成一個齋。男生那邊分成三個齋,兩個班齋配了5人,一個齋34人。也按著寒門書院的新生規矩,自我介紹後選舉了齋長,組長。交代了接下來的課程安排
因為這批學子,尤其醫女這邊,不說書寫,單說識字,那也是鳳毛麟角,單手都數得過來。為此,書院不得不先安排一波掃盲小課堂,每日的課程都安排了一半兒時間在識字一途上
因著學院佔地頗寬,杜沅特意繪了宿舍的圖紙,醫學院建立了兩座宿舍,一南一北,分立學院兩端,也是考慮到男女有別,夫子設也盡挨學生宿舍不遠,有利於夫子巡齋管理
西邊一大片都是藥圃,這兩月以來,幾家兒藥堂都從各自的資源人脈裡頭,運送了一批又一批的藥苗過來,拍了藥僮來移栽看護,畢竟,他們都是參與過醫學院企劃,熟知各自接下的任務的
此番,醫學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