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床。
耀祖就不一樣了,
鄭阿春雖說是寡婦,
但那可是滎陽鄭氏
可惜耀祖實在太小,
又病痛不停,
否則的話,
就是冒著動搖國本的風險,
也要換掉太子。
說不定將來耀祖長大以後,
也和麵前這少年一樣,
生得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晉王越看越喜歡,
問話的時候,
也就帶著笑容,
說道,
“既然今天都是說選舉的一些事情,
你也不能例外,
省得外人說孤偏袒親戚。”
“這九品中正制,
始於魏文帝,
武帝時,
就有賢臣上書,
稱述弊端。
你可知道,
武帝為何權衡許久,
最終還是沒有采納?”
到底是自己親戚,
這問題看似問的一點毛病沒有,
但司馬睿可沒說,
那位上書提出弊端的賢臣名為李重,
當然了,
這李重也不是外人,
正是王羲之表弟李充的伯父,
這也不打緊,
畢竟李重離世的早,
別說王羲之了,
就連李充也沒和他見過面。
但問題是王羲之酷愛書法,
他有兩個書法師父,
一個就他的姨母衛夫人,
還有一位名為李式,
現在已經是中書侍郎,
而這位李式,
當然了,
也不是什麼外人,
正是那位李重的兒子。
這一問,
可不就砸手心上了嘛?
王羲之心底一笑,說道,
“大王,
臣以為武帝沒有錯,
當然那位諫言的臣子也沒有錯。
只是他只看到了九品中正的壞處,
中正的權力會不受控制,
豪族攜中正,
可以控制一郡,
甚至十郡計程車人百姓。
但沒有看到中正制的好處,
武帝平吳,天下凋敝,戶口銳減,
朝廷需要各郡縣有威望的人,
來安定民心,開墾荒田。
正是九品中正制的執行,
讓逃避戰亂的百姓重新回到各自的郡縣,
太康元年時,
天下戶數二百四十五萬餘,
僅僅過了兩年,
到太康三年時,
天下戶數,
就激增到了三百七十七萬餘。
這其中就有中正制安定人心的功勞。”
司馬睿點了點頭,
自從他在朝堂上提過《抱朴子》後,
就不斷有臣子給他諫言,
要求廢除九品中正制。
但他自己跑去著作郎幹寶那裡,
想從史冊中找些根據的時候,
才發現,
原來這話早在武帝太康元年,
就有人講過了。
當時當日,
正如今時今日,
自從武帝駕崩後,
這東西南北的戰事就沒有停下來過,
人口再次的銳減,
讓江南再一次出現了大量的荒地,
這才有了僑立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