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盧象升 (第1/2頁)
行者寒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皇帝當天晚上便給尚膳監下了令,全面改善了皇宮內的伙食。
他雖然不是奢侈浪費的人,但身為皇帝,每天吃蘿蔔白菜也太寒磣了,自己的三個孩子還都在長身體,他這個做父皇的,總算是能給家小做點事了。
第二天下了朝會,崇禎皇帝召集內閣成員乾清宮議事,一同被召見的還有剛從湖廣一帶返回京城的湖廣巡撫、天雄軍將領盧象升。
楊嗣昌對崇禎的安排十分疑惑,心說這可是內閣會議,陛下怎能讓非內閣成員參與,還是個剛從湖廣而來、手握兵權的人。
陛下真是太不謹慎了!楊嗣昌與溫體仁對視一眼心道。
崇禎皇帝倒是沒想這麼多,盧象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孫傳庭,不僅能打仗、打勝仗,還尤其以練兵最為突出。
他手下的天雄軍,前身不過是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的內地兵,戰鬥力、士氣極為低落,但盧象升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讓這支軍隊脫胎換骨。
他雖是文人,但卻有一身不俗的武藝,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衝鋒陷陣,他善於馭下,士兵願意替他效死力。
後來天雄軍連戰連捷,活捉了高迎祥,把一大幫子流寇聯軍打的滿地亂竄,甚至經常領著兩三千人追著農民軍十幾萬人砍殺,天雄軍也是如今大明極少能與建州鐵騎硬碰硬的部隊。
但說起這盧象升的結局,崇禎皇帝心裡就難受。
崇禎十年,皇太極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左翼軍,貝勒嶽託為揚武大將軍統右翼軍,兩路徵明,且連戰連捷破長城入關席捲薊遼、直逼京郊通州,盧象升臨危受命總督天下兵馬,但當時前任還一直心心念唸的想與黃臺極議和,以至於揣摩到前任心思的領兵將領根本不服從盧象升的用兵策略,監軍高起潛甚至斷髮了天雄軍的兵餉。
他雖名為總督天下兵馬,但能調動卻只有自己帶來的不到兩萬人,最終被清軍主力包圍在鉅鹿,而此時手握數萬關寧軍主力的高起潛距離鉅鹿不過五十里,並對盧象升要求增援的命令置之不理,盧象升率領天雄軍自辰時直戰至未時,炮盡矢窮,盧象升下令以短兵奮戰,清軍以精騎夾攻,士卒多死,手下大將虎大威、楊國柱欲想帶著盧象升突圍,盧象升按劍大呼“將軍死綏,有進無卻!”,率親兵躍馬衝陣,身中四矢三刃,壯烈殉國,高起潛隨即不戰而潰。
由於楊嗣昌等人的阻撓,戰後足足八十天,盧象升的遺體才得以收斂,他的盔甲之下還穿著麻衣白網(服父喪),同樣由於朝廷某些官員的阻撓,盧象升及天雄軍一萬多戰死沙場計程車兵未曾得到一絲撫卹……
可悲!可嘆!可恥!
與其說盧象升死於高起潛之手,不如說死於前任之手,正是前任的優柔寡斷,在清軍都打到家門口時,還幻想著與清軍議和,致使各路領兵將領在是戰是和間徘徊不進。
明末並非沒有猛人,也不缺乏人才,但往往不盡其用,就算用了,也是對其處處掣肘,使其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是故明亡。
但現在,一切還有機會,崇禎皇帝躊躇滿志,他還有十年時間,這對於手握忠臣名單的他來說,足夠了。
“盧愛卿遠道而來辛苦,不知如今闖賊實力如何?天雄軍如今還有多少可戰之兵?”崇禎微笑著問向坐在最後頭的盧象升。
盧象升領兵五年,如今雖然身著文官服,但器宇軒昂的坐在位子上不動如山,滿是武官的氣質。
只不過此時的盧象升心裡也一直在犯嘀咕,一來不知道崇禎為何突然召他回京,二來崇禎皇帝一直盯著他瞅個不停讓他心裡發毛。
“回稟陛下,闖軍雖號稱二十萬,然可戰之兵不過五六萬,但其主力騎兵居多,想畢其功於一役,還需朝廷從長計議。
臣自接到陛下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