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停地看竹子切口面,差點給看成一個鬥雞眼。
最後還是沒有修平整,做出來的箱子一個面上都有高有低,五個面五個形狀。
硬是用繩子把它們綁成一個箱子的樣子。
留出的開口面用茅草編了一個圓蓋子,蓋在竹箱子上面遮遮醜,將就著先用用。
今天毛苗的計劃是再砍一點竹子回來,給移栽的那些爬藤植物搭攀爬架。
把周圍的地都圍上一圈籬笆。
給每個不同品類的種植區做個大致區分。
以後移栽回來的植物都按照區分好的區域種植,就不會再出現摘錯東西來吃的事。
上次毛苗明明是要摘薺菜來煮魚湯,結果摘到蒲公英,一整鍋湯煮出來都是苦的。
一鍋食物都是她辛辛苦苦折騰出來的,粒粒皆辛苦,毛苗捨不得倒掉,含淚喝下一鍋比藥還苦的湯。
痛定思痛,諸如此類的錯誤不能再犯。
所以毛苗決定給它們做種植分割槽,辛苦一點也總比吃難以下嚥的東西強。
辛苦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弄錯也是值得的。
毛苗砍竹子的手速進步巨大,搬運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今天運回去的竹子比上次做箱子的足足多了三分之二。
多餘的放到竹棚旁邊的空地上,晾乾了毛苗還有更多的用處。
趁手的工具還是隻有一把斧頭。
圍籬笆對竹子齊整度要求不高,把竹子砍成一截一截的短樁,再從中間破開。
破開成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從中間破開,重複三次,就到了一大把細長的小竹棍。
重複以上破竹的操作步驟,一個小時不到,就能得到堆成毛苗腰部高度的竹棍小山堆。
有了這個竹棍小山堆毛苗可以開始對她的種植區進行分類規整。
離竹棚近的地種的都是常吃的野菜,方便毛苗做飯的時候就近採摘。
用樹枝在地上大致規劃成兩個正方形的大區域。
再把一個大區域用樹枝均勻劃分成十幾個長方形的小區域。
位置劃分好,毛苗拿上小竹棍開幹。
沿著劃分出來的線條,毛苗把每根竹棍間隔三根手指的寬度依次插到土裡。
竹棍按這樣的間隔圍籬笆,距離不密集也不稀疏,每根竹棍有規律的安插的分佈,就算有強迫症看起來也不難受。
毛苗沒幹過這樣的活,不知道應該怎麼用力,一開始是插一根竹棍彎一下腰,沒插幾根竹棍腰就疼得受不了。
然後她又改成一直彎著腰,邊走邊插竹棍,這樣腰好一些了,頭又受不了,低頭久了有腦充血的感受。
必須得要直起身來給腦子緩緩,腦充血過多人不得一命嗚呼啊。
毛苗只好兩個方法換來換去的交替著使用,頭緩緩腰歇歇。
一個大區域快插完了,她又想到可以在地上蹲著插。
這樣頭和腰都不受苦。
等下一個大區域插竹棍的時候她就用蹲著插竹棍的方式。
果然速度快多了,腰不痛頭不暈,就是蹲久了不動腳會麻。
但是一直活動著腳麻就不會出現,或者說只要我動的速度快腳麻就追不上我。
所以對毛苗來說,蹲著插竹棍是她目前能使用的最高效的方法。
最多兩個小時她就可以把今天規劃好的兩個區域的籬笆全插好,還能再給金銀花以及藤三七搭出一個長條走廊形的花架來。
藤三七可是個好東西,毛苗前天去山裡帶回來的。
生長速度特別快,十幾二十天就能爬滿整個架子。
它的葉片新鮮的摘下來可以食用,味道跟木耳菜差不多,它們的口感都是滑溜滑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