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王胡 (第2/3頁)
肉末大茄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許,我是去求學,不是去享受,而且你是女子,多有不便。”楊明拒絕。
“那婢子每日給你送飯上山。”阿一還有些執拗。
楊明正要開口。
“夫人要我照顧少君,若少君瘦了、病了,夫人必定拿我是問。”阿一馬上說道。
楊明一時間哭笑不得。
若是普通婢女,他哪需要在乎對方想法,漢代的婢女那都是明碼標價,與商品無異。
可偏偏是王異的貼身婢女,且這一路過來對他悉心照顧,無微不至。
他最後只能點頭,允許阿一送飯上山,當然也安排護衛在路上護她周全。
安排完,楊明便帶著張遼、阿一,以及一眾民夫上了不其山。
廬,在漢代便是房屋之意,如內宮中的宦官廬,侍中廬(又稱侍中寺)。
所以結廬不是蓋個茅草屋,而是建築房舍之意。
袁紹在汝陽袁氏墓旁結廬六年之久,自然也不可能是茅草屋之類。
民夫們在忙著結廬,楊明則在書院之中繼續研習古文經。
幾日研習下來,他更深入知道為何古文經能在民間流行。
今文經,口述傳承,微言大義,大多是朝廷需要什麼,就摘出一句,然後曲解其意,甚至杜撰一句,為其所用。
這無異於忽悠,但這等忽悠久了,誰都知道是假的。
只不過因為是官學,牽扯著世家利益,傳承已久,官員們都不願去捅破那層窗戶紙。
而古文經則重訓詁,求本意。
先秦之文字、發音,和漢代皆有不同。
所以訓詁,就是以文字之形體與發音,解釋文字本意。
即為追求本意,自然無法曲解其意,也更容易為人接受。
而且今文經為官學已三百餘年,世家大族皆習,又因察舉制,相互之間利益輸送,壟斷士人上升渠道。
那麼自然的,站在對立面的古文經,便如同宦官之鴻都門學一樣,為打破壟斷之工具。
民間之士苦於無上升渠道,又多不願與宦官合流,自然傾向古文經。
在知曉這些後,楊明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
古文經就是世之良藥?
也並不是。
所謂古文經就是追求經文字意,那麼經文一定就是對的嗎?
或者即便經文是對的,就一定符合漢代社會嗎?
社會在前進,經文也有時代侷限性。
經學之爭,說到底依然是政治之爭。
若今日大漢獨尊道家,那經學之爭,必然就會成為道法之爭。
因此對楊明而言,他只需知道鄭學有成為國學之潛力,然後可以利用它整合政治資源即可。
更深入的研究,於他而言並無用處。
不過,即便淺嘗輒止,也需學有所成,不然泛泛而談,自然誰也不會信你。
並且兼採之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古、今文經之爭自漢哀帝始也有近兩百年,自然也有不少人嘗試兼採,但無一成功。
這也讓楊明越發好奇,鄭玄是如何做到的。
在不其山求學的第八日,鄭玄終於準備要在書院進行授課。
楊明也即將迎來他學習鄭學的第一課。
此次授課是面向所有弟子。
與大儒而言,弟子均有入室弟子與普通弟子之分。
入室弟子不僅能時常得到與大儒私下交流、論經之機會。
例如古文經大儒、鄭玄之師馬融,只授課於入室弟子,然後再由入室弟子教授普通弟子。
鄭玄昔日便是因此求學三年不得見馬融一面。
也因此,鄭玄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