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提前到來的決戰 (第2/3頁)
地獄貓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管那些漢軍。
但如此一來,人手本就不夠的守城部隊更加捉襟見肘。
經過配重式投石機幾輪轟擊之後,那些被砸的血肉橫飛的契丹人也不敢站上城頭去守城。
與此同時,鈕文忠透過望遠鏡發現城中的守軍數量稀少,見狀他立刻改變策略命那些先登軍搭起雲梯強攻。
或許是皈依者狂熱,又或者山南漢軍日子過得太苦,在大魏軍吃了幾頓飽飯之後那些被編入先登軍的人各個奮勇爭先,爬上城頭與昔日欺壓自己的契丹人、奚人生死相搏。
看著他們那血紅的眼睛,便是以‘勇士’自稱的遼國人也慫了,幾次拉鋸之後便被先登軍攻佔城樓。
隨著時間的推移,湧上城頭的大魏軍隊越來越多,見大勢已去涿州城的契丹貴族紛紛出逃。
可惜他們走得晚了一些,韓伯龍撒出去的大量騎兵將他們的退路堵個水洩不通,這些人都成了靜塞軍的軍功。
一口氣連下兩城,杜昱並沒有驕傲,他知道如今遼國的兵力早就被遼金戰場抽空,他打的這些守城部隊在遼國都是二、三線,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
因此他的大軍並沒有休整,而是繼續向北撲向幽州。
相比瀛洲、莫州、涿州這些城池來說,幽州在唐朝時就是軍事重鎮,城高牆厚人口眾多。
但不管怎麼說,幽州也是傳統漢地,在城中漢人依舊佔據七成以上的比列。
杜昱吃到宣傳挑撥的甜頭後故技重施,就是以陽謀挑動幽州城中漢人和契丹人、奚人的不和。
遼國倡導‘遼人之法治遼人,漢人之法治漢人。’不假但那是文治方面,軍隊之中仍然是契丹人、奚人主導。
不過,遼金大戰幾次大敗消耗了遼國太多的底蘊,如今守城的軍隊偏偏就漢軍人數佔據絕對優勢。
杜昱這麼一搞,城中那些契丹人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就比較尷尬。
配重式投石機連續轟擊幾天之後,幽州城的守軍士氣越來越低,有些大聰明看出局勢不對便帶著私兵攜細軟偷偷溜出城逃往析津府。
幽州太守郭義毫無辦法,畢竟他是漢人對方是契丹貴族,那個肯聽他的。
不到十天,城中的契丹貴族跑個七七八八。
郭一看大勢已去,便召集城中的漢軍頭領商議一番,三天後便挑起白旗大開城門選擇頭銜。
幽州到手,杜昱的大軍距離北遼陪都南京城就不遠了。
不到兩個月局勢糜爛到如此地步,耶律淳哪怕再不願意也只能把派往中京的部隊調回來。
金國人正面打他面門是很疼,但大魏軍隊在後面捅屁股他也受不了。而且大定府距離析津府還有不小的距離,相反幽州就在身邊,他只能將最後的京師衛隊也派上去。
兩支軍隊一湊,還真給耶律淳湊出八萬多人,只是良莠不齊戰鬥力堪憂。
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這位天錫皇帝就連耶律大石那樣的將領都派出去只能帶著軍隊親征。
杜昱都沒想到大魏這次迅疾如風的軍事行動把北遼逼到如此境地,對方連京城析津府都不守竟帶兵來襲。
在大平原上決戰倒也不錯。
杜昱這次披掛整齊坐鎮中軍,親自指揮這場戰鬥。
因為自覺大魏軍隊素質遠勝遼國這群烏合之眾,他並沒有玩什麼花活,按照許貫中使用的戰法,將戰場切割成左、中、右三塊。
大軍一字排開,列陣與遼國軍隊遙遙相對。
耶律淳不諳用兵,也沒有玩花的同樣擺開陣勢準備決戰,在他看來北遼的生與死就這一戰。
震天的戰鼓再度敲響,雙方的大軍按照節奏列陣向對方靠近。
進入射程之後雙方的弓箭手開始互射,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