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連戰連捷 (第1/2頁)
地獄貓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安兵不血刃拿下入遼後的第一個小城。
說小城其實不對,應該說是一個邊境的軍事要塞。說是城其實就是一個土坯搭建的四米多高的堡壘。
但佔地面積還是比較大的,至少能容納五千步軍,裡面還有數個糧倉。
不過,因為遼金大戰正在緊要關頭,糧草、軍械這類軍事物資的存貨都被調到那邊的戰場。
在這座宋遼邊境的土堡中僅有數百石糧食,由此可見山南漢軍的日子過得確實不怎麼樣。看書喇
實際上張翔稍一暗示,那些軍兵紛紛表態願意加入大魏軍的隊伍,畢竟在他們眼裡什麼時候見過漢人的軍隊有那麼好的武器裝備。
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那些魏軍竟然在湯鍋之中加一種叫做罐頭的肉食,煮出來的香味引得他們口水連連。
而且魏軍並不吝嗇,見他們嘴饞甚至送了幾鍋‘肉湯’,顯然同為漢人對他們平等看待,並不像契丹人或者奚人那樣非打即罵。
一時間這些山南漢軍感慨萬千,有些老兵甚至眼中含淚吞嚥魏軍給他們的食物,轉投魏軍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當然孫安並不指望他們衝鋒陷陣,最看重的還是這些山南漢軍對周邊地理情況的熟悉。
有他們帶路指引能避開不少遼軍的明哨暗哨,對大軍推進是有不少好處的。
事實上在這些山南漢軍的指引下,大魏軍隊一路橫掃,將河間府到瀛洲州城周邊的縣城土堡一一清掃,為後方糧草的轉運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到三天的時間,孫安這支先鋒軍已經在瀛洲城下安營紮寨,只等休整兩天便展開攻勢。
大軍休整的時候魏軍中帶的工匠並未閒著,在搭建完軍營之後便立刻砍伐周邊樹木,利用核心部件組裝配重式投石機。
等杜昱率領主力大軍趕到時候,孫安已經在用投石機攻打瀛洲州城。
瀛洲的太守名叫韓仲超是遼國漢人,韓家在遼國算得上比較厲害的家族而且遼國人一向有‘遼人之法治遼人,漢人之法治漢人’的政策,他才得以在瀛洲做了太守。
面對突如其來的一支龐大軍隊,韓仲超是懵逼的,原本他還以為是大宋撕毀遼宋澶淵之盟的協議貿然進犯。但看到對面打著大魏旗號的黃色旗幟,他就明白並不是宋兵。
見對面的軍隊明顯是從南方來襲,莫非是大宋境內發生什麼變故不成。
韓仲超想不出所以然,只是眼下瀛洲城的守軍並不多隻有四千多人,還多是漢人為主的‘山南漢軍’,戰鬥力根本不要過多指望。
但他認為守上一段時間等候援軍還是能做到的,於是他便召集州府的守備軍商議守城和求援的事情。
守備軍的軍官當然是遼國人,那人名叫耶律平是遼國皇族的外圍分支。
不是每個遼國人都是勇於作戰的英雄,否則他們也不會被金國人打得抱頭鼠竄了。
耶律平見城外的大魏軍勢頭太大,紮下的連營徹地連天,明知瀛洲城內的守軍是什麼德行,他怎麼肯留下守城。
一番強詞奪理之後,耶律平帶著一眾親衛騎快馬從北城門出城,打算到北遼的南京城去‘通知’新皇帝耶律淳。
韓仲超整個人都傻了,守軍的最高將領去報信,把整個爛攤子丟給他一個文官,這要怎麼玩。
在孫安用配重式投石機連續攻城三日,眼看城牆不保之後,他在城頭挑起白旗宣佈投降。很快便帶人大開城門,將瀛洲城獻給大魏軍隊。
兵不血刃,再下一城。
杜昱讓董澄、沈驥、耿恭三人負責處理守軍和大大小小的官員,現在是戰爭時期,將他們留在瀛洲是不可能的。
因此三人將那些俘虜分門別類,按照不同的身份劃分隊伍,押送回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