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漢武大帝 又是司馬光! (第2/3頁)
苦竹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
“落下閎已經成為一顆小行星的名字,在宇宙中閃耀。”
天幕下的古人驚呆了,居然用一個人的名字命名星星,這……這也太浪漫了吧!
漢武帝好生羨慕,“宣太史落下閎。”他倒要看看,這個能被後世紀念的人到底有何本事。
【還有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的《史記》,被後世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作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它記載了從上古傳說到黃帝時期直至漢武帝時期三千多年的歷史。】
未央宮中君臣矚目,遠在山川遊歷的司馬遷也專注的看著天幕。
評論區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能寫出史記的司馬遷過得也很慘……”
司馬談驚喜莫名,沒想到自己一生的理想在兒子手中完成了!
至於過得很慘,他早就知道兒子受了宮刑,這麼多天也慢慢接受了。只是對其原由還是很關注,若是能避免奇恥大辱才算真的完滿。
【司馬遷的父親是漢朝的太史司馬談,元封元年,武帝泰山封禪,司馬談作為制定禮儀的官員,卻因病無法參加大典,心中鬱結而死。臨死前,他將自己的理想託付給兒子司馬遷。】
【司馬家祖上是周朝的太史,負責編撰史書。到了秦漢時太史令的職責卻變成了掌管天文曆法。司馬談想繼承祖上遺志,編撰一本史書,也只能私下進行。】
【因此司馬遷編撰的《太史公書》並不是官方行為,又因為他在史書中針砭時弊,引起武帝不喜,在當時並沒有得到重視。直到宣帝時,這部大作才得以重見天日。】
評論區
“司馬遷貶低當朝,特別是給李廣單獨列傳,卻將衛青霍去病放到佞幸傳中,不會是因為宮刑吧。”
“樓上的觀點我不敢苟同,最起碼《史記》中記載的當朝之事都是真實的。”
“都是史學家的春秋筆法,衛青霍去病傳滿滿的俘虜多少,斬殺多少,佔據多少土地。而李廣列傳卻沒有幾個值得描寫的戰役,作為一個將軍,他勇武過人的名聲是因為一箭射中大石來體現的,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若不是司馬遷大大誇李廣太過,後世也不會將李廣與衛青霍去病比較啊。”
李廣:真是謝謝你啊,老夫打了那麼多敗仗,只想消失在史書中,或是像公孫賀、公孫敖一般一筆帶過就好。
武帝冷哼一聲:“史官定要將大將軍與冠軍侯的所有事都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朕可不想讓後世笑話本朝無人。”
衛青道:“陛下不必生氣,後人還是明理的。”
李廣沒有上朝,上次他告老還鄉武帝沒有挽留,他已經被變相罷免了。如今的他只能在家中監督子孫練武,教導他們兵法,希望能有一個爭氣的光耀李家門楣。
【說起司馬遷的苦難經歷,就不得不提李陵了。】
李廣看著站在身邊的小孫兒,有了不好的預感。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年輕的時候擅長騎射,為人仁愛,禮謙下士,被武帝當成李廣的接班人來培養。後來,李廣利出兵匈奴時,武帝派李陵為大軍押送糧草。但李陵卻不想負責後勤,他想要獨當一面,請命率領五千步兵深入草原。結果李陵被匈奴單于的三萬主力包圍,拼盡了最後一兵一卒,還是沒有等到援軍,力竭被俘。】
【後來,武帝聽信讒言,以為李陵在匈奴為匈奴人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