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風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做的文章與我寫的這五篇雷同,那賣題一事便有跡可循了。」
找到實證,秀才們的胸腔裡又填了把火。
科舉是寒門子弟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大家頭懸樑錐刺骨,囊螢映雪,鑿壁偷光,只為躍過龍門躋身上流。現在一些懶鱔癩龜借著孔方兄的勢力繞過關卡,搶奪功名,優哉遊哉跑到東海里逍遙,天理何在?
他們一致同意報官,懇請溫霄寒到堂作證。
溫霄寒爽快應允:「此事不止關乎在場諸公,更關乎本朝國運,溫某既有此舉,餘事自然義不容辭。但現下還有件要緊事急待辦理,諸公可先去順天府出首,再回貢院請求核查鄉試考卷,待一切幹證到齊,溫某定會出面。」
說罷便要告辭,有人不肯放行,一些跟他打過交道的便勸說:「我們這些在明德書院就學的人都知道,晴雲兄是個今之古人,向來一諾千金。我們莫要攔他,等他處理完私事,才好專心幫我們了這樁公案。」
溫霄寒盛名在外,餘人不好再疑,恭恭敬敬道別,目送他大步流星地去了。
這場波瀾坐實了鄉試漏題一事。
俗話說書生只知道講理不懂得利害,秀才們吃了大虧,到順天府、國子監吵鬧不算,甚而聚集到東華門外向至尊請命。禁衛屢屢驅趕不散,很快驚動端居深宮的今上——慶德帝。
慶德帝登基二十餘年,施政寬和,理事勤勉,被譽為「中興之主」。
順天鄉試賣題案他之前就已知曉,職司以「刁民造謠」定案,也獲得了他的認可。
現在卻發現當真有人事先拿到了考題,並且順天考場的考官在清查試卷後發現果有五名考生的《五經》科答卷內容與溫霄寒在飛花樓寫下的文章不差一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