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咱家要養雞嗎 (第1/2頁)
懶人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向毅平從村裡租了牛車,到了鎮上換馬車,快速趕往縣城。
到了縣城,他第一時間去了縣衙,因為買官窯還需要縣令大人的手諭,在他堅持退役後,他已經從官身變白身。
當然,他把另一隻琉璃盞也送給了縣令大人,這隻琉璃盞與他之前送給縣令大人的是一對,若另送他人或者當掉,都會惹惱縣令大人。
不如用來打通縣令大人這層關係,以後辦事更方便。而且縣令大人說過,再有好東西就送來給其鑑賞。
縣令這兩天正琢磨這事,他已經在南陽縣呆了兩年多了,能不能調離或者上升,都在上峰一念之間,想讓上峰提拔,只是平時的政績不夠,孝敬是必須的。
送禮是門學問,送的好,事半功倍,送的不好,不但事倍功半,並還有可能被一巴掌拍死。
思來想去,就只有那隻比普通琉璃盞還要晶瑩透亮的無色琉璃盞合適。
但,無色琉璃盞只有一隻,又有些不合適。
沒想到,一個叫向毅平的退役兵卒,居然又給他送來另一隻,這下,成雙成對,就非常合適了。
“你想要什麼?”
向毅平恭敬說道,“求大人手諭,小民想要再買幾隻官窯陶器。”
做縣令這麼久,縣令自詡還是能看透人心的,此刻,他看不透面前這個年輕人了,琉璃盞對於普通農家來說,不亞於傳家之寶。
可眼前這個年輕人只想買官窯,官窯是精美,但哪能比得上琉璃?還是無色透亮的琉璃。
見縣令大人沉思,向毅平抱拳鞠躬行禮道,“小民弟妹喜陶器,爭執不下,小民斗膽再來求大人。”
縣令看向向毅平。
微微垂眸的向毅平,顯得恭敬又淡然,沒有普通百姓見到他的懼怕。
“哈哈哈,好!”
縣令笑了起來,“向公子對令弟令妹的愛護之心,令本官刮目相看,便再給向公子寫一份手諭又如何?”
“多謝縣令大人。”
向毅平抱拳道謝,“小民姓向名毅平,字喻之,大人可喚在下毅平或喻之,實擔當不起公子之稱。”
縣令驚詫,“喻之讀過書?”
“回大人。”
向毅平更加恭敬,“學生於九齡至束髮之年在桐柏鎮私塾就讀,表字是從軍前先生寄予的期望。”
喻,明白也。
先生期望他能看明白世上萬物表象,不執著功名利祿,暗示他要懂得保全己身,平安歸來。
他歸來了,放棄五年拼殺即將到手的五品將軍歸來了,先生卻已仙逝。
這聲學生的自稱,讓縣令意外又滿意。
意外看起來正直淡然的向毅平居然打蛇隨棍上。
滿意向毅平的圓滑,圓滑之人肯定不會端著琉璃盞的功勞自傲,而且以後再遇到好物,也懂得好物該有的去處。
“好好好。”
縣令滿意的連聲說好,“如此看來,先生對喻之定是滿意之極。”
兩刻鐘後,向毅平拿著縣令手諭離開,一直守在偏廳門外的長隨,得縣令大人叮囑親自送向毅平出門。
長隨邊走邊偷瞟向毅平。
這個農家子第一次來,要不是露了琉璃盞一角,他是不會把人帶到大人面前的。
大人得琉璃盞後,想送於上峰,苦於只有一隻,美中不足。
他正想派人去後生家打聽一下琉璃盞來於何處,沒想到這農家子非常自覺的把另一隻送了過來。
所求之事居然只是購買官窯的手諭。
向毅平目不斜視,到了縣衙後門處,對長隨躬身一禮,“這位大哥留步,小弟急需採買陶器回去安撫弟妹,下次再有機遇,定再來叨擾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