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第1/2頁)
傳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孃家還必須穿城而過,也可以走水碼頭。只是沒有馬車方便。
張嬤嬤依然架著馬車,後面是田嬤嬤與曾嬤嬤兩人架著裝禮物的馬車。
馬車中,母子倆還暈暈沉沉的睡著,鋪上兩床被子,中間放上一個小桌子,母子倆一人一邊,睡下。
起的太早,睡個回籠覺。
呼呼大睡的母子倆,各自做著美夢。
一覺醒來,已經是快到了長嶺村。長嶺村是個雜姓村,村裡有幾個大姓,都是一兩百年前,陸續從外地來到長嶺村落戶的人家。
陳家也是其中之一,一早上,陳家人都忙活起來。
不少陳姓族人都自覺的搬著椅子,桌子來到陳三爺家。
陳三爺在幾個兒子相繼成家立室以後,就分家了。二老跟著老大一家住,老二,老三,住的也不遠,在一個坡上。
清晨,陳三爺就起床,穿了一套新衣裳,吃過長壽麵,就坐在屋簷下,看著兒孫們忙碌著。
太陽剛懸空高照時,村裡來了一輛帶棚的牛車,進村就開始問道,一路找來的。
車還沒有到陳三爺屋前,就有人喊,「陳三爺爺,有人給您老送肉來了。」
喊話的人是村中蔡家的大小子,今年剛十八,還沒有成親,不過已經議好親。
剛進門的幫忙的一些族人,加上陳三爺的兒孫們,全停下手中的活計,呼呼啦啦的跑到院門外。
坐在屋簷下的老壽星,也背著雙手,慢慢踱步來到院外。
幾個月來,他不是不知道老二家的大女兒成為了仙姑。可想到二孫女從始至終一直沒有讓人前來報信。
他明白了,二孫女還有怨氣,怨恨老二夫妻倆當時為了彩禮把她嫁給一位病秧子。
他當年也制止過老二兩口子,可制止的力度不大,最後老二家的悄悄交換了庚貼。
他認為無力迴天,再退,也不好。就沒再說什麼。
這些年來,就數二孫女回孃家的次數少,嫁的稍稍遠一點是事實,夫君身子骨不好也是事實。
可那孩子不願意回孃家也是事實。幾個月前,除服以後回來也是因為思念那位教她識字學醫的族中姑婆才回來的。
他明白,所以得到外面傳來的訊息以後,一直壓制著老二一家人,不許去林家村騷擾二孫女。
再去給她製造麻煩,那真的會把最後一點感情磋磨掉。
人心都是肉長的,活了大半輩子,他算是看明白了。
原本他是不打算大辦的,可孩子們勸,加上大兒子都想借這個機會收點份子錢,他就答應了下來。
老爺子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看看二孫女會不會回來。
蔡家小子說完還喘氣,站在院門外,氣喘如牛,指著不遠處灰土飛揚的地方說道,「一大早的,我剛出門就遇到那位大叔問路。
說是給陳三爺今天的大壽送肉來的。」
陳大(昭君大伯)也有兩個女兒,就嫁在隔壁村(一個村),離的不遠。
他清楚,應該不是自己家到了兩個女兒不會讓人駕著牛車來送禮,那得送多少啊。
她們家可沒有這樣的條件,能送的稍微體面些就已經不錯了。
轉頭對著蔡家小子問,「有沒有問是誰送的?」
撓頭的蔡家小子,忽然才想起,自己真沒有問過這事,「啊,我沒有問過 ,沒想起那岔。」
周圍又圍過來幾人,好奇的問,「都在看什麼?」
陳家的一位十二三歲的少年,咧開嘴,大嘴巴道,「有人給三爺爺送壽禮,趕著牛車來送的。也不曉得是送的什麼?」
長嶺村是一個還算富裕的村,可再富裕也富裕不過林家村,本來就有幾分底子,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