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第1/2頁)
傳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喚陳仙姑那不是與林家沒啥關係,怎麼成,不成,絕對的不成。就是在白鶴書院做山長的林致鳴,也同意用君仙姑這個名。
陳仙姑這個名,是不可能的。白白把名聲讓給幾十里地外的陳家,怎麼可能。
遠處的人怎麼想,昭君不知道。只是走過去塘堤邊,找到總負責採摘的人,感謝了一番。
然後飄然離去,回屋拿出來一個盒子,帶著兒子去往隔壁一里外的林如海家中。
她要代表死去的夫君以及撫養夫君長大的族爺爺去往林如海家中弔唁,兩家的關係,經過昨晚她已經理明白了。
因為族爺爺的關係,她與兒子應該與林如海一家的關係相對其他族人是應該比較近的。
在管家的引領下,昭君帶著兒子進到了林如海家(靈堂所在),她一個寡婦,也不好與林日海寒暄。
在靈堂外的兩間偏屋,分別坐著族中的男女長輩們,包括那位白鶴書院的山長林致鳴。
上香,行禮,扶起賈敏,小鵬宇跟著娘學,娘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嫂子,節哀順變。」
勸慰的話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句。
賈敏沒有搭話,只是輕點頭,表示明白。她也不怎麼傷心,即使傷心也就是婆婆剛故去的那幾天,如今已經故去多久了,還傷什麼心。
只是扶靈回鄉,靈堂這些依然要佈置,族人們要前來弔唁祭奠。
好在就兩三日,過幾日,婆婆下葬,到時候她也不用裝傷心。
也有那種讓故去的人,一直放一年或者三年才下葬的,不過林氏一族以及夫君都不願意那麼做,說還是讓故去的人早日入土為安的好。
昭君準備離開,要去女眷做坐的偏屋,剛抬腳,族兄(林如海)忽然發問,「弟妹,不知可否為家母選一處上吉之穴?」
「這,倒是能,只是不知道可有具體的要求?」
倒是能選,還有不是要讓林侯夫人與夫君同葬嗎?這是要單獨葬還是遷墳,昭君不解。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來了幾位男女長輩。雖然是書香一族,重視禮儀,可畢竟生活在鄉野,對禮儀可沒有那些生活在大城,京城的世家們那麼教條。
長輩中,最年輕的也是四十往上。都是做了祖父祖母的人,還有昭君是被神仙點化過的,以後要見的人多了,真要那麼重視規矩,以後來求見的人還見不見。
以前昭君就給村裡的孩子老人看個簡單的病,情況緊急的時候,還得給年輕的青壯年男子看傷。
雖然不合規矩,可也不能不看傷。
林如海也就是試探性的一問,沒想到眼前這位「君仙姑」還真的答應下來,看來她昨日確實沒有全說。
他迅速回答,「沒有怎麼要求,只要弟妹覺得那是上吉之穴就行。」
昭君一直不知道怎麼稱呼眼前這位,想了想,還是決定隨故去的夫君那樣稱呼林如海,幾年前,林如海是回來過的,是為父守孝。
誰能想到,他現在又回來了,才過去幾年的時間,高中探花,娶親,然後做官,現在又回來了,再次守孝。
「族兄,嫂子,您二位看這樣行不行,族中做墓地的那片山風水都不錯。
再選沒有必要,何況伯父和伯孃是要同葬,再選就得遷墳。遷墳還得再選吉日,一來一去,事情,比較繁瑣。
我想了個主意,說出來,您二位覺得要是能行,就點頭。
要是覺得不行,那就再選一處吉穴,可否?」
「可。」林如海有所求,自然不會還沒有聽,不知曉是什麼就斷然拒絕。
不少長輩走過來眼神發亮的瞅著昭君,真要是陳氏有這本事,以後他們百年故去以後,也能讓躺在吉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