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驢知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蟒頭山,腳下。
由於是下山,所以李福強和王虎拖拽著400多斤的黑瞎子,並不怎麼費勁。
他們來到蟒頭山和小峰山的交接處,這裡地勢較為平緩,果樹繁多。
低頭便能看見雪地上有許多小獸的腳印,其中跳貓子和山雞略多,其次是鼠類。
李福強瞅著周圍的環境,提議就地將套子和夾子給下了。
否則都帶著它們上山了,哪能再給揹回家去啊?
徐寧聞言也點頭同意,反正距離中午還有段時間,他們也不著急回去吃飯。
三人便將黑瞎子放在原地,然後就在這片山林轉悠了起來。
李福強從布兜子裡把套子和夾子取出來,一共有六個夾子,一捆繩套子和十多條鐵絲套。
這夾子有很多種,但大致分兩種。
一種是不損傷毛皮專夾小獸的平口夾,一種是專門夾野獸腳的鋸齒夾。
鋸齒夾能捉鹿、狍子、山驢子(獐子)、野豬、狼、豺等體型略大的野獸。
平口夾一般捉小獸,如灰狗子(松鼠)、黃皮子(黃鼠狼)、跳貓子、山雞等體型較小的獸。
由於不損傷毛皮,所以獵人都會將獸皮整個扒下來,拿到街裡能賣個好價錢補貼家用。
不過李福強取出的六個夾子,卻有三種。
一種是木板製作的踏板夾,一種是鐵絲製作的圓圈夾,一種是鑄鐵鋸齒夾。
這三種夾子,皆可用來捕獲跳貓子、山雞和灰狗子,因為都是小號獸夾。
“強哥,使的啥餌啊?”
“豆渣和糠。”
野雞屬於雜食性動物,隨季節變化而吃不同的植物和無脊椎動物,如嫩枝、稻穀、小麥、玉米、蟲子。
李福強正在下夾子,他將雪扒拉開,使小鎬莽勁刨著被凍地邦邦硬的地面。
待地面被刨出坑,就將夾子放在裡面,在下方墊點沙土使其固定。
而且這坑也是有技巧的,它得比夾子稍微大一圈,否則野雞或跳貓子觸發機關,就很容易被硬土卡住。
正當他下完這個夾子時,徐寧在旁邊說道:“大哥,連著夾子的鐵鏈也得做個偽裝,那山雞聰明著呢。”
李福強抬頭道:“還用偽裝麼?”
“得偽裝,咱待會走的時候還得去腳印呢。”
李福強張了張嘴,“還是我兄弟心細啊。那行,兄弟說咋整那就咋整。”
往常李福強進山下套子夾子,就是給它埋上就算完,哪管啥偽裝八裝的啊。
“虎子你給我搭把手。”
王虎聞言就蹲在李福強身旁,將夾子掰開,李福強將保險環掛上。
然後就把豆渣和糠攪合一塊堆,搓成五六個黃豆大小的餌粒,放在了獸夾中間的板子上。
接著將周圍稍作偽裝,最後摘掉保險環,至此夾子就算是下好了。
公腰嶺子有稚雞、沙半雞、飛龍,而山民統稱它們為山雞。
但真正叫山雞的就是稚雞,也稱野雞,學名叫七彩山雞,長得五顏六色很是漂亮,尾部有兩根長毛。
飛龍的學名叫花尾榛雞,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說的就是飛龍!
還有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的說法。
雖然天上的飛禽多不勝數,但肉質與味道能與飛龍相提並論的,近乎沒有。
而且飛龍個頭很小,最大也超不過一斤,宰殺一隻飛龍最終能得的肉也只有半斤多點,這點肉一般會用來做湯,放點口蘑、人參,那簡直是人間絕味!
再說這沙半雞,它又稱須山鶉和斑翅。
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雖比飛龍稍差,卻也是上等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