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司農部丞江都之行 (第1/2頁)
臘月1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進入五月,揚州氣候漸漸變得炎熱起來,花草樹木也從柔和的春色變成熱烈的夏綠,人們適時也換上了輕薄的衣裳。
而揚州城外的流民也明顯增多起來,這些流民均是因旱災緣故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求生存。
揚州富庶之名大慶百姓眾所周知,流民們便將希望押在了揚州,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揚州。
此時,從四處八方匯聚而來的流民正蜷縮在揚州城門外,老弱婦孺眼神渴盼、希翼看向城內,期望得到救助,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廋,讓城門處的守兵都忍不住起了惻隱之心。
揚州府城門緊閉,知府程鵬飛正對眼前的局面愁眉不展,不知如何處理和抉擇。
如此大量的流民,貿然放入城內對城內的安穩定會造成一定的威脅,可若不將其妥善安置,任其自生自滅,等到流民壯大到一定勢力,後果只怕會更加嚴重。
但想要安置好流民,首要的便是保證糧食供給,旱災對揚州的衝擊雖比其他地區要輕許多,可地裡作物減產,揚州百姓也只能保證自給自足。
“大人,不如將流民分散開來。”一旁的幕僚開口建議。
“周先生何意?”
“城外流民漸漸增多,若是放任不管,聚眾鬧事事小,若是惹的流民反抗,城門失守都有可能。
現在趁流民勢力為壯大,大人不妨出動出擊,將城外的流民分成多個部分往江都、廣陵、泰興方向分流而下。
一是將流民分給各縣,府城壓力便會減小,各縣也有餘力;而是流民分散便不成氣候,也不會對揚州造成威脅。”身著灰色長袍,須有鬍子的中年男子緩緩說道。
這個建議也是程鵬飛中意的,眾多方法思量下來,唯有此法最為穩妥,想到此,程鵬飛便坐下手書一封令各縣積極配合安置流民。
午後,城門處的流民便被兵差一一指定了具體的安置地點,聽聞忍飢去往他處,有些流民便不滿起來,甚至開始大罵狗官不作為,不把百姓當人,奈何大部分流民得知到了縣裡會得到安置,還是乖乖聽從官府命令,拖家帶口的趕往下一個縣城。
直到傍晚時分,揚州城外的流民已經走的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不能隨意遷移的流民,被官兵們妥善安置起來。
城外的粥棚也搭建完畢,正有兵差忙碌的抬著糧、挑著水過來,看樣子是要當場煮粥。
因為皇上重視,且葉景琛所說的地蛋、紅薯畝產過於駭人,大司農此次特地命大司農部丞親自前往揚州視察。
一行人快馬加鞭終於在五月末到達了揚州,此時正在驛站稍作歇息,打算明日一早趕往江都。
揚州府富庶著實名副其實,這一路從北南下,所到驛站皆是糧食緊張,驛站伙食同以往也是縮減不少,唯有揚州驛站仍然同平日區別不大,至少他們吃到了大米飯,而不是粥水。
尤其看到揚州府城外搭建的幾處粥棚,流民們井然有序的排隊打粥,康力不由得點頭讚許,不愧人人嚮往的江南。
此時他對於明日之事更多了一份希望,若是此事為真,將是整個大慶的福祉。
江都,宋家
宋老頭自知曉京城要有大官來家裡檢視所種的地蛋和紅薯後便一直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他不明白上京的大官為何對自家的作物感興趣,這也不是多稀罕的東西,上京也能種植。
聽到孫女解釋,因為宋家所種的地蛋和紅薯畝產多,才引得大官起了興趣,他更加擔心了,種了一輩子的地,突然對自己的經驗懷疑起來。
畢竟地裡的作物沒有挖出來,誰也不知道能收多少,萬一大官來了,自家地裡的地蛋和紅薯產量減少可怎麼是好,若惹得宋家不滿意該怎生是好?
本個月前宋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