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第1/2頁)
江予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懷德帝話一說完,全身都像失了力氣一般,沒了動靜。
太后推了推懷德帝的身子,說:「你不用裝死博哀家可憐。」
「你起來啊!」太后又推了推,一個可怕的念頭浮了出來。
她微微回過頭,起手探向懷德帝鼻頭。經由片刻驚訝後,殿內飛出一聲淒嚎。
外頭群臣驚起,很快,噩耗傳遍宮闈。
公孫惑坐在司天監的房頂上,掌著星盤,對屋下頭的戚如珪說:「我早說過,新歲會有血光厄運。」
戚如珪直起身,拍拍身上的灰,作揖道:「先生神機妙算,算出了今天的一切,才讓我有大出風頭的機會。」
「等著受封吧。」公孫惑看著絢爛星光,笑說:「越來越有趣了。」
作者有話要說: [1]:關於青鸞舞鏡的典故,最早出現在範泰的《鸞鳥詩序》,後來引申意為夫婦生離死別時的悲痛。在這層意思下,包括李白、駱賓王等都寫過詩。
電影《刺客聶隱娘》中也出現過這個典故,但意思卻大不相同。現義比喻心境孤獨、不得知心,文中的青鸞之說用的是現義。
謝謝觀看!
第17章 繼位
整個藺都因著懷德帝的薨逝,悄無聲地籠上了一層陰霾。凡是在各省各部當值的,約著禮制,都得在停靈後守在觀德殿哭悼。
戚如珪遠遠跪在七貴佇列中,聽前頭的太后哭得肝腸寸斷。對此她早已麻木,心裡掀不起半分波瀾。戚如珪的痛覺,早隨風埋葬在了燕北大雪裡,再如何的傷心,都不會是傷心了。
顧行知披麻戴孝地四處亂瞟,亦分不出心思去難過。懷德帝一朝升遐,合宮浸在這無邊傷痛裡,大家似乎都忘了新歲宴上太后是如何殺伐決斷,當初當著文武百官最狠的人是她,如今在場哭得最兇的也是她。
虛偽至極。
顧行知冷嘆了一聲,見旁邊的衡王擠了半天,也沒擠出半顆眼淚。他低聲說:「也是辛苦殿下了。」
衡王蘸了蘸唾沫塗在眼角,說:「應該的。」
兩人嚶嚶作勢哭了起來。
當然也不是沒有那哭得傷心的,譬如傅臨春。眾官員裡,他的眼淚最多。只是只有他自個兒清楚,自己哭得這樣厲害,並不是為著懷德帝,而是心疼自己的侍郎之銜。
陳銓御前行刺,太后斷不會就此擱下此事。不用御史臺那群老東西動手,太后自個兒就可以查到自己身上。畢竟這陳銓進京,一切都由他手下的人接應打點,還扯上了柳穆森一起,今後怕是也難再叫得動他了。
傅臨春一邊想著,一邊隨著群臣低下頭去。前頭騷動聲微起,像是有什麼事發生。
顧行知說:「這是怎麼了?」
衡王道:「太后暈倒了。」
「快傳太醫!」
柳穆森朝外喊。
衡王暗笑了起來。
………………
太后舊病突發,眾老臣圍在身邊,寸步不離。
懷德帝薨天沒多久,宮內必得儘快扶位新君。只是太后這兩日一直按住此事不提,現下自己也病倒了,眾臣子替她著急,都等著她一聲令下,儘快安定新君事宜。
太后臥在床上,瞅著外頭霧濛濛的天,說:「你們不必問哀家允不允衡王繼位了,哀家還有其他選擇嗎?」
太公沈清祿佝僂著背,懇切道:「於情於理,衡王都是最佳人選。」
太后緊拽著錦被,心有不甘地說:「你們這群老臣,死守著規章禮節,一點兒不懂得變通。懷德走得好啊,這一走,倒成全了李恆景那小子!」
沈清祿身旁的沈清平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成規矩,不能成方圓。太后還會是從前太后,衡王勤勉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