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再者,方才我說此株存活尤為不易,也是有道理的。這株桑樹原先不知什麼緣故,是發在我們所住的那宅院之中。那主人嫌桑喪同音,兆頭太壞,便叫整理庭園的工人給鋤了、扔了。不意它落在這雜糙坡下,滾瞭如此遙遠的路途,居然還抓地生根。如今眼見都兩丈多高了,倒是忌諱它的那主人,而今安在哉?而今安在哉?‐‐這,你也要記下了。
&ldo;你再看這桑樹內層根皮‐‐所謂桑白皮者‐‐這是極有用處的中藥,有清肺去熱、下氣定喘的功效,可以固元補虛、瀉濁止嗽的。還有這桑耳,它又叫桑臣、桑、桑黃,也叫桑寄生,是一種專門附生在桑樹上的菌,是可以吃的,也可以入藥。你,且記下了。
&ldo;桑樹身上還有這麼一樣特別的蘚類植物,長的模樣兒像地錢,名叫桑花,卻不是桑樹自有之花,也是可以吃的。宋詩曰&l;柳菌粘枝住/桑花共葉開&r;,所指的便是此物。你便將這桑花也一同記下罷。
&ldo;另外同這桑樹有關的事還很多,其中有些是你一輩子用不上、也學不來的知識,有些是你學得了卻未必正用的知識。倒是有這麼一樣,你非得牢牢記住不可:日後倘若有一赤臉醜老漢拿著一把桑木製成的弓、一支蓬糙做的箭,前來尋你,你便不問情由,同他前去。那赤臉醜老漢會傳你一套有用的藝業。知道嗎?&rdo;
孫小六實出無奈地點了點頭。也差不多就是在那一刻,他猜想自己這一輩子都逃脫不了各式各樣的老頭子們的追捕和牢籠了。
然而,此時他所經歷的還只能算是極小的一部分‐‐即使單就桑樹的知識而言,前面所說的這些也還只是&ldo;面具爺爺&rdo;所授之學的九牛一毛而已。
&ldo;面具爺爺&rdo;看似隨興閒說的內容乍聽之下彼此並無干涉,可是時日稍久,自然相互呼應起來。而且不只是&ldo;面具爺爺&rdo;自己所傳授的內容得以桴鼓相應,更多的時候,孫小六可以在他的話語之中聽到一些當年從&ldo;紗布爺爺&rdo;那裡聽過的道理。比方說一九七七年三月三十號那天上午所發生的一樁怪事。這樁怪事又必須從日後整理而得知的相關背景資料說起。
一九七六年七月間,一場據說是由臺灣省林務局僱請消防專家施放的無名大火燒毀了阿里山小火車站前的一整排木造房屋。傳聞中主使此事的林務局其實也是在有關單位授意之下才幹出了這等勾當。至於是哪一個有關單位,一直未有定論。有說是&ldo;安全域性&rdo;、有說是&ldo;警備總部&rdo;,也有說是&ldo;國防部&rdo;情報局的,總之是這麼一個情治單位。由於查察線報,該單位得知:在各族山地同胞間有一跨部落的&ldo;走路人&rdo;行當存在。這種&ldo;走路人&rdo;師徒相傳,每傳一代弟子皆是自各族中揀選體格壯碩、耐力逾常者,是為週遊於全島部落之間的信差或專使角色。這種&ldo;走路人&rdo;終身不娶,其所司之事便是自基隆附近的小丘陵入山,沿稜線遍行全島,傳遞部落間大小資訊。由於身份不俗,使命特殊,&ldo;走路人&rdo;每至一處,便會受到極其豐盛的酒食款待,且有美女服侍,務使愜洽。此外,&ldo;走路人&rdo;決不介入各族之間的爭戰,其所行走的稜線路徑亦屬絕對機密,非師徒相授者,外人無一知曉。那情治單位在偵知有此一秘密路徑之後,曾屢次遣特訓人員跟蹤,卻每每於半途中失算落梢,不可復得。而根據所有已知情報綜合研判,每年七月中,阿里山小火車站附近,都有類似&ldo;走路人&rdo;師徒模樣的老小&ldo;山青&rdo;出沒。這個